400-022-6826

呼伦贝尔才是冬天最佳旅行地!雪原茫茫,不冻河宛若仙境!

游记来自大晴天旅行网驴友的热心奉献

序言

在2016年的时候,我曾和朋友们一起去了东北,体验了银装素裹的冬天,也是我第一次在北方体验漫天大雪的神奇,所以一直念念不忘想着冬天要再去一次。

不过这次我们没有再去东北,而是选择了可能很多人都没有关注到的呼伦贝尔。

我曾在夏天的时候去过呼伦贝尔,但是在冬天去过之后,才发现,中国最美的冬天,可能只存在于两个地方,一个是我至今憧憬着的喀纳斯,另一个,就是呼伦贝尔了。

雪乡最近出了不少负面新闻,我当年去的时候,因为报了大晴天旅行网的自由团,所以一路上都没有被坑,而且就风景来说,呼伦贝尔真的要比雪乡美太多。

因为走在路上,天地间真的就只有我们的感觉。

还有中国最美的火车站,如果不说,大家可能还以为是在日本的某个地方。

另外,那边还有美成了仙境的不冻河,说着我已经又想去一趟了。

而且,还有中国最冷的“冷极”,去过之后,就可以在朋友圈说我是去过中国最冷的地方的人了哈哈。

而且这里还有全球三大公认的北极村(圣诞村)之一(另外两个分别在芬兰和美国)。

另外在这里给出一点出行建议,呼伦贝尔那边地方很大,自由行相对不现实,我这次和以前那样一样选择了大晴天旅行网,相对来说省了不少麻烦,而且因为司机是我16年夏天去那边的时候的那位,所以有种特别亲切的感觉。

总的来说,这个看大家选择吧,像我这样的话,就可以随时下车去玩,不会像大巴旅行团那样只能在固定的景点下车,也不会有购物,更重要的是,司机真的很好,而且,冬天呼伦贝尔那边玩真的太划算了!!!几乎没花什么门票钱,绝对值得一去!

预告片

出行准备

冬天去呼伦贝尔,保暖和保湿工作绝对不能少,所以以下信息作为参考,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1.爽肤水、乳液等护肤品,以及洗面奶等洁面用品。

2.相机及充电器、电池。这次我带的是尼康D7100机身和一个18-140的套机镜头,虽然镜头一般般,但是有时候变焦还蛮方便的。由于相机是今年七月初买的,所以电池非常耐用,一般来说每天都是只用一格电,但是为了保险起见,还是要多准备一块相机电池。(相比起单反,微单的电池在低温下可能会更容易耗电,我们此行的女生所带的微单就是低温下相机很快警示电量不足,所以要注意一下电池的预备或者是相机的保暖)

3.储存卡。买一个可以将小卡转SD卡的卡套真的十分方便,拍完照之后可以立刻将小卡取下来装进手机里面刷图。但是不建议买内存太大的,我的索尼手机可扩展的内存是128G,但是64G的卡在手机里面反应非常慢,可以多买几张16G的,也是防止如果内存卡被损坏或丢失不至于损失太大,但是还是要好好保存这些卡啊,丢一张都无比心疼,毕竟是旅行过的纪念呢!

4.旅行衣架,这个主要是为了晾晒衣服方便,毕竟酒店给每个房间配备的衣架不过是两三个,像我这种怕麻烦的人一般是自己先准备好,到了后面有需要的时候就不需要再跟酒店要了。这种衣架在淘宝上即可买到,非常便宜,展开即可使用。

5.如果是用不惯酒店的洗漱用品的,也可以自己带上,除了小份的牙膏还有牙刷之外,买一些分装瓶还可以装上洗发水、沐浴露和洗衣液等不同用品。一般来说,建议购买旋盖的分装瓶,因为绝对不会有液体流出来的情况发生。

6.身份证银行卡等证件以及手机、手机充电器、充电宝等出门必备物品。需要注意的是,这次出门同伴的苹果手机在室外两三分钟就会被冷到自动关机,所以苹果手机用户需要注意尽量不要在户外使用手机,另外也要注意数据线会比较容易折坏,所以尽量不要拿到室外。

7.羽绒服。羽绒服穿着暖和,可是塞在行李箱里实在是占地方啊。

8.冲锋衣,加绒夹层的那种,按照个人经验来说,冲锋衣是非常好的一个选择,首先是比羽绒服轻便很多,二是就算遇到大雪也不会担心衣服会被融化的雪弄湿,另外也防风防寒,不过在保暖性能上也是会比羽绒服差一点点。

15.雪地靴。雪地靴一定也要足够保暖,而且建议靴筒要高一点,不然雪堆积得高的地方踩下去的话会有雪进入靴子里面。此外,我也说到可能你觉得冷了就会穿上两三双袜子,所以靴子不能买小了,尽量宽松一点点,留出一些余地穿袜子(以及贴暖足贴)。

17.暖足贴。暖宝宝固然重要,暖足贴的作用也不容小觑,但是需要注意不要直接与皮肤接触,暖足贴真的很烫,要隔着袜子,贴在脚趾头的部位作用最大,贴在脚后跟或是在脚的中部的话,反而不能感受到其热度。

19.相机防寒套。前面我说的都是关于我们自己的保暖,其实相机的保暖也挺重要的,这次出门前我特意买了下图这种防寒套用在相机上,因为是羽绒材质所以保暖真的是一流的,手上没有戴着手套,把手放在防寒套里不久之后手就出汗了,这个很大程度上对于相机电量的维持和内存卡的正常运行十分有用,而且也非常适合把手机放在里面玩手机。不过他也有不好的地方,就是对于变焦镜头来说,调节焦段的时候十分不便,由于防寒套内外的温差,防寒套里面的胶面上会有水气。总的来说,单反相机在东北的低温不会受太大影响,但是有这么一个套子也是有一些作用的。

第一日:哈尔滨冬日夜景

从广州到呼伦贝尔,我们选择了先乘坐飞机到哈尔滨,然后在哈尔滨乘坐火车,睡一个晚上之后就到了海拉尔,然后大晴天旅行网安排的司机在海拉尔等待着我们,接到我们之后就出发。

这样的话,相对交通费会少很多,而且在火车上睡一个晚上其实也很快过去,所以我们还是很推荐这样的安排的。

到了哈尔滨的时候,已经是下午一点左右,我们先是在机场乘坐机场大巴,大约一个小时的时间来到了火车站附近。

在火车站找了一家饺子馆,吃了一顿非常满足的东北饺子。

冬天的哈尔滨,在大概五点左右就已经天黑了,我们去到那里的时候天还没完全黑,但是因为随着天黑越来越冷,我们又没有提前准备好手套和帽子,所以先在教堂所在的建筑广场地下的商场里买好了这些东西才又上来,上来的时候,天就已经差不多黑了,就个人来说,天黑之后亮起了灯的教堂才是真的美。

圣索菲亚大教堂可以说是哈尔滨市的地标建筑,它是一座始建于1907年的拜占庭风格的东正教教堂。如今教堂内部已经作为“哈尔滨市建筑艺术博物馆”使用。

而且,它还有个很厉害的头衔——远东地区最大的东正教堂。

教堂由俄国建筑师科亚西科夫设计,通高53.25米,建筑面积721平方米,可容纳2000人。

正门顶部为钟楼,7座铜铸制的乐钟恰好是7个音符,要由训练有素的敲钟人手脚并用才能敲打出抑扬顿挫的钟声。教堂建筑平面呈希腊十字方式布置,既受拜占庭建筑风格影响,主穹顶、钟楼又有俄罗斯传统的“帐篷顶”、“洋葱头”造型。

游完索菲亚大教堂,我们看着时间也不多了,然后步行前往中央大街。

中央大街是哈尔滨市很繁盛的一条商业步行街。

它北起江畔的防洪纪念塔广场,南接新阳广场,长1400米,始建于1900年,至今已经有百年历史,街道建筑包罗了文艺复兴、巴洛克等多种风格的建筑71栋,异国风情十足,所以已经成为了来哈尔滨不可错过的一个地方。

而且,在这条街道上,还有着数不清的美食。

哈尔滨是全国十大美食城市之一,而来到中央大街,几乎可以将这座城市代表性的美食一网打尽,所以不要忘记在这里大吃一顿啊!

当然,除了美食店,街边还有很多卖马迭尔冰棍和冰糖葫芦的。

马迭尔冰棍是哈尔滨中央大街最具代表性的食物。

它由法籍犹太人开斯普于1906年在哈尔滨创建,距今有100多年的历史,其名称“马迭尔”,从清朝到民国到解放后,一直沿用未改,因为非常受欢迎,所以在中央大街上几乎每个人都会买一次。

中央大街的异国风情无处不在,最突出的当然是中文俄文并存的招牌上,因为有着很多的纪念品店,所以也可以说是一个买手信的好地方。

吃完之后,回到火车站拿行李,准备坐火车去海拉尔!

第二日:阿尔山

早上!终于到海拉尔了!

气温感觉没有比哈尔滨冷很多,我们出站的时候,天还是刚亮的感觉。司机杨师傅已经在车站外等着我们了。

在车上放着羽泉的《奔跑》,前方是没有尽头的路,那个时候真的一瞬间被我们自己感动到了。

旅行的意义,好像一下子就出来了。

一直很喜欢铁轨,而在雪地里的铁轨我虽然曾在东北看过,但是呼伦贝尔的完全不同。

因为它四周完全没有遮挡物,一望无际的白顺着铁轨延伸到天边,这种景色除了呼伦贝尔还能在哪里能看到呢?

刚看完了铁轨,我们就看到一列绿皮火车在雪地中朝着我们这边慢慢地开过来。

这简直就是在应该在文学作品里出现的场景。

实在太浪漫了。

车子继续往前开,路上就真的只有我们了,突然出现在我们面前的神奇景象令人大吃一惊,雪原上风很大,把雪地里的雪吹过公路,杨师傅告诉我们这个叫做“白毛风”。

然后一直开下去,路上全是这种白毛风,杨师傅找了个地方,让我们下车玩耍。

因为没有人烟,所以雪地上只有风吹过的痕迹。

天气超级给力。

一路上听着歌吃着零食往前走,沿途是看不尽的美景。

途中的景色,已经不只有无垠的雪原了。

渐渐还出现了一片片的树林,即使在冬天中也保持着富有生机的绿色。

途中我们路过玫瑰峰。

位于阿尔山市区北25公里处的玫瑰峰,是一处由10余座石峰组成的山石景区,石峰错落有致,犬牙交错,奇伟挺拔,巍峨壮观,因石峰大部分呈红褐色,因此得名“玫瑰峰”,也叫“红石砬子”。

花岗岩遍布世界各地,但花岗岩石林却非常罕见。

在内蒙古地区,这是距克什克腾旗花岗岩石林发现以来的第二处。

而在玫瑰峰的对面,是几栋欧式风格的屋子,应该是一间宾馆,但是好像是冬天没有营业?屋子四周白雪覆盖,没有人走动的痕迹,特别有童话的感觉。

之前看介绍,说阿尔山一下雪就变成了“小欧洲”,来到这里之后才知道这句话说的一点也没错,因为这边的建筑都是欧式风格,颜色也非常丰富,所以在白雪的衬托下,特别有欧洲的感觉。

下图是我们路过的阿尔山医院,我在车上抓拍的,如果不是看到了它的招牌,真的就像是城堡一样。

终于,我们来到了阿尔山非常经典的一处景点——阿尔山火车站。

它被誉为“中国最美的火车站”,修建于1937年,至今已有80年的历史,是一幢东洋风格的日式建筑。

如今整个火车站保存完好,仍在继续使用,不过我们不是乘客的话无法进入火车站,所以如果你想进入火车站里的话,那不妨坐一趟它的火车,我个人觉得火车站里面更有异国风情。

从阿尔山火车站离开之后,我们来到了白狼峰。

白狼是由蒙古语“白力嘎”演变而来。

相传,九世班禅活佛途经白狼时,发现这里森林茂密,水草丰美,脱口赞美“白力嘎”!意思是说这里是富饶的地方。后因语音上的演变,人们便把“白力嘎”叫成了“白狼”。

而白狼峰,是全世界雾凇持续时间最长的地方,虽然不如吉林雾凇岛的有名,但是却也非常值得一看,也更加更加小众。

在这里,还能看到一个巨大的敖包。

敖包是蒙古族的重要祭祀载体。在古代,蒙古人把一切万物都看作神灵来崇拜,从而也崇拜山川及大地的其他各部分或掌管这些部分的神灵。

敖包在牧民的心目中,象征神在其位,世袭传颂。“敖包”有用石块垒起的,也有用土堆起来的。外围12个小堆,围绕中间,1个堆构成的大“敖包”最多,多筑于山顶丘陵之上,一般呈圆形,顶端插有柳条等,形似烽火台。

彩色的经幡让这里看起来多了几分川藏的味道。

而在敖包附近的雪地,已经深到没膝,我们沿着完全没路的雪地走了一阵子之后,实在是太冷了,也就没有继续走下去。

离开敖包之后,我们来到白狼峰的树林里。

冬天的树林都特别的冷,虽然带着手套,但是手指头还是冷到发疼,但是景色确实很美。

这里林木茂盛,冬季严寒,昼夜温差非常大,每年冬天都会出现雾凇景观。最难得的是,即便天空中艳阳高照,但零下30多度的低温和独特的地貌还是会让雾凇高挂枝头,我们看到的虽然不是雾凇最好的那段时间,但是树林里还是自带仙气,我们摇一摇路边的树,树上的雪立刻簌簌地往下落。

在白狼峰的树林里,实在太冷了,我们实在受不了,简单地逛了一圈之后,看着天也快黑了,于是准备到酒店休息,其实这时候也只是下午三点多。

途中看到一片没人的栈道。

回到酒店,天色还挺亮的,大晴天安排的酒店也还是特别好。

在呼伦贝尔,车库也要有暖气,所以如果住酒店,一定要找车库有暖气的,不然第二天车子可能发动不了。

在酒店收拾了一下东西之后,我们来到一家饭店吃饭。

玩了一天,能够吃上一顿热腾腾的饭菜,真的瞬间幸福无比。

2004年7月28日,我国首家温泉博物馆中国温泉博物馆在兴安盟阿尔山建成开馆,也是亚洲第一家温泉博物馆。

1925年,前苏联科学家敏什柯夫带领着科考队,对阿尔山温泉进行了全面的科学考察,并与一些欧洲的温泉进行了比对,结果表明阿尔山温泉是自然界的奇迹,无与伦比。

第三日:阿尔山不冻河

早上,我们在酒店餐厅简单地吃了早餐之后,继续出发。

我们沿着坡道往下走,越来越靠近不冻河。

如果只有烟雾弥漫的河流大概会没有灵气,所以当我们看到在河流中在河边的牛群的时候,真的非常惊艳。

它们在河流中觅食,因为在河中长着水草。

不过撇开牛群不说,不冻河真的很仙。

冬天来阿尔山,下图这些房子真的随处可见,如果不说明,谁又能知道这是在我们中国的一方土地上的美丽建筑呢?

在阿尔山景区里,还有一列非常复古的火车。

杨师傅告诉我们这是捷克造蒸汽式机车。但它并非只是景区为了噱头而制造出来仅供参观的。

上个世纪50年代,林区开始用这种火车从山上林场往伊尔施贮木场拉运木材,后来没有再使用之后,为了纪念这段历史,景区才保留了这样一列,可以说是颜值与内涵俱有。

走进一片森林,森林中的雾凇特别美。

冬天的呼伦贝尔水果不多,但是即使是在小超市里,也能看到冻梨和冻柿子的身影。

以前因为运输和储藏方法少,所以这两样水果是东北地区为数不多的过冬水果,吃的时候,并不是直接吃,而是先将它们放在凉水中浸泡,等到它们解冻之后再吃。

到了吃晚饭的时间,我们挑了一家烧烤店。

第四日:满洲里

旅途第四天,我们这天首先来到的,是诺门罕战争遗址。

你可能不知道,在这里,曾发生了一场被日本史学家评价为“日本陆军史上最大的一次败仗”的诺门罕之战。

据当地一些经历过这场战争的老人讲,日军当年在甘珠尔庙、阿木古郎、将军庙一带集结大量军队、坦克和飞机,修建了野战机场,并在诺门罕地区上空与苏军飞机大战过3天,有几十架飞机被打掉坠落草原上。

这场战争最后以苏军的胜利而宣告结束。

整个战争历时135天,双方投入战场兵员20余万人,大炮500余门,飞机900余架,坦克装甲车上千辆,死伤6万余人。

无论空战或坦克战,在当时的世界军事史上都是空前的,可以说是世界上最早的一次大规模立体战争。

骄横不可一世的日本关东军在这片不足600平方公里的沙丘地带损耗了5.4万兵员和大量重武器。

随后,我们来到了内蒙古第一大湖——呼伦湖。

冬天的呼伦湖已经结了厚厚的一层冰,即使是汽车开上去也没有任何问题。

为了让我们玩得开心,杨师傅从车子后备厢里拿出了两块滑板,把它们牢牢地和车子相连,然后让我们坐在滑板上,开动车子在冰面上“漂移”,超级刺激好玩。

不过需要注意的是,杨师傅是当地人,所以清楚呼伦湖的状态所以才会把车开上去,如果你去那边比较早或者比较晚,不清楚冰面的状况的话,一定要先了解冰面的厚度,总之,信大晴天旅行网的师傅都没错,这就是当地人的“骄傲”啊。

随后,我们来到了满洲里的套娃广场,但是没有进去玩,因为只是外面就已经美到不行了。

满洲里套娃广场是满洲里标志性的旅游景区,更是全国唯一以俄罗斯传统工艺品——套娃形象为主题的大型综合旅游度假景区广场,集中体现了满洲里中、俄、蒙三国交界地域特色和三国风情交融的特点。

离开套娃广场之后,我们来到了国门,但是没有进去。

满洲里国门,是位于满市西部中俄边境处我方一侧的乳白色建筑。

国门总长105米,高43.7米,宽46.6米,2008年建成。国门庄严肃穆,在国门乳白色的门体上方嵌着“中华人民共和国”七个鲜红大字,上面悬挂的国徽闪着的金光,国际铁路在下面通过。

国门景区占地面积13平方公里,包括41号界碑、国门、红色国际秘密交通线遗址、和平之门主体雕塑和满洲里历史浮雕、红色旅游展厅、火车头广场等景点。

回到满洲里市区。

我个人觉得满洲里非常值得慢慢逛。

满洲里原称“霍勒津布拉格”,蒙语意“旺盛的泉水”。1901年因东清铁路的修建而得俄语名“满洲里亚”,音译成汉语变成了“满洲里”。

它是一座拥有百年历史的口岸城市,融合中俄蒙三国风情,被誉为“东亚之窗”。

所以在这里你能够随处看到俄文招牌和蒙文招牌,还有明显的外国脸孔。

如果你有兴趣,你还可以在街上寻找到俄罗斯的车牌,这在国内其他城市绝对是体验不到的趣味。

第五日:额尔古纳

作为南方人,当我看到下图这种造雪机的时候,真的非常惊讶。

造雪机造雪气温必须达到零度以下,保持一定的水量才可以造雪。而我则是第一次看到这种在冰天雪地里通过机械来造雪的方式。

据说是为了制作雪雕。

车子离开城市,渐渐又进入雪原。

那些一望无际的壮美,于是又出现在我们面前。

白桦林景区属于内蒙古呼伦贝尔额尔古纳,是距市区最近的一片原始森林。

据说成吉思汗曾经率着千军万马路过这里,认为这里是吉祥之地,因此还在这里安营扎寨,驻足休憩。

白桦树是额尔古纳的市树,也是俄罗斯的国树,代表着的,是生与死的考验,可以说是很“俄罗斯”很战斗民族“了。

来到恩和俄罗斯民族乡。

它是我国唯一的俄罗斯民族乡,是以我国俄罗斯族和华俄后裔为主体的聚集地。

在这里,能够看到特别多的典型的俄式木砌房子“木刻楞”。这里大部分仍保留着较为完好的俄罗斯文化和生活习俗,不出国门,就可以领略到异国风情。

木刻楞是俄罗斯族典型的民居,传统方法是要垫苔藓。苔藓垫在中间,好处在不透风。冬天零下30℃到40℃,有了苔藓压在底下,等于是水泥夹在隔缝里一样,不透风,冬天非常暖和,而夏天又非常凉快。

经过恩和之后,我们又来到了室韦。

室韦又叫吉拉林,位于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市额尔古纳市的北端,与俄罗斯小镇奥罗奇仅一河之隔。

它在2001年4月成立俄罗斯族民族乡,2005年被cctv评为“中国十大魅力名镇”之一,是一座美丽的边陲小镇,更是蒙古族的发祥地。

随后,我们还来到了中俄界河大舞台。

中俄界河景区额尔古纳室韦界河景区是集口岸互贸、水上游船观光和娱乐为一体的综合性体验区。在界河上乘船游览,可谓“一水分两国、一目观两岸”,左岸是俄罗斯少女优美的天鹅湖舞姿,右岸回荡着蒙古族少女悠扬的长调。

但是在没有表演的时候,大舞台大门紧锁,而且周围有标志不能越界。

因为在大舞台没有什么好看的,所以我们又接着前往额尔古纳河。

途中农田上一片的飞鸟。

额尔古纳河是一条流经祖国北部边境的大河,同时也是中国和俄罗斯之间的界河。

这条大河汇集了海拉尔河、根河、莫日格勒河等1800多条大小河流一路向北奔腾,与俄罗斯石勒喀河交汇成黑龙江。

如果你看过迟子建的《额尔古纳河右岸》,就会知道,在额尔古纳河右岸,居住着一支数百年前自贝加尔湖畔迁徙而至,与驯鹿相依为命的鄂温克人,这是中国最后的狩猎部落——它和我们次日将要去的景点:敖鲁古雅有着很大的关系。

因为是界河,所以在观景台这里还能看到界碑。

清康熙二十八年,即公元1689年,《中俄尼布楚议界条约》签订,确定额尔古纳河为中俄界河,至今未变。

从额尔古纳河离开之后,我们又来到了曾经是《麦田》和《白鹿原》电影拍摄地的“鹰嘴石”。

鹰嘴石是一块状如鹰嘴的石头,但是在我们去到的方位比较难看到,而且因为有积雪,所以我们不敢太靠近崖边去拍它。

再经过莫尔道嘎国家森林公园。

莫尔道嘎素来称为“南有西双版纳,北有莫尔道嘎”,丰富的森林资源让它称为呼伦贝尔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而关于它的名字由来,也有一个有趣的故事。

1207年铁木真回室韦祭祖时,路上生发狩猎之念,逐鹿至龙岩山顶。只见林海茫茫、云凝峰峦、霞光四射、一派吉祥。大汗此时豪气万千,又生出统一蒙古的志愿,于是一声巨吼:莫尔道嘎 (蒙语:骏马出征)!

所以,莫尔道嘎和铁木真之间的关系,让这片土地有了更为神秘的色彩和沧桑。

从莫尔道嘎离开,我们这一天要去到根河市,所以时间上比较紧。

天色渐渐暗下来。

晚饭过后回到酒店,好好休息,继续下一天的行程!

第六日:敖鲁古雅

早上吃完早餐出发!

我们先来到了根河的不冻河。

但是这里的不冻河似乎没有阿尔山的那么能“抗冻”,河面上大半已经结了冰。

但是如果你知道,根河是中国冷极之后,或许你就不觉得奇怪了。

离开不冻河之后,我们来到了敖鲁古雅。

敖鲁古雅是鄂温克族居住的部落,位于根河最北部的敖鲁古雅河畔,根河市西郊,是鄂温克族最远也是最神秘的一个支系居住的地方。

鄂温克猎民是历史上有名的“使鹿部落”。

五十年代以前,鄂温克族猎民仍然保持着原始社会末期的生产、生活方式,吃兽肉、穿兽皮,住的是冬不防寒、夏不避雨的"撮罗子"(由桦树张制成的尖顶型简易房屋),以驯养驯鹿为生,成为我国最后的狩猎部落。

当时在这里我的相机卡被冻得出了问题,所以只拍了几张敖鲁古雅景区里袍子的照片,而驯鹿的照片全没拍到,很可惜,但是没办法,这个就留给大家亲自去到这里再看吧。

而在这里,我想说的是,国内有一个90后团队,拍摄了一组村落纪录片,叫做《了不起的村落》,里面就说到了“使鹿部落”的美丽和无奈,强烈推荐大家观看,你一定会被里面所呈现出来的根河惊艳的。

来到根河标志性的“冷极”了!!

在车上吃列巴。

第七日:去世界三大圣诞村之一

早上醒来,走到走廊上,朝着窗子往外看,居然发现了这样令人欣喜的一幕。

其实对于身处漠河这件事,我当时还是有点懵的,毕竟一下子从呼伦贝尔来到了黑龙江。

感觉太不真实了,好像自己不知怎么的就已经来到了这个曾经听说过无数次的地方。

这里的北极村,是中国观测北极光最佳地点,是中国“北方第一哨”所在地,也是中国最北的城镇。

而我们今天首先要去的,就是北极村。

这里还有中国最北邮局,位于北极村内的邮局,每位来此的游客都会买纪念品和明信片,写上祝福的话语,再让工作人员盖上最北邮局的戳,从中国最北的地方寄回家,给自己的旅途添上一抹独特的意义。

北望垭口广场是北极沙洲中的一个景点,迎面一块巨石上面刻写着“中国北极点”。

其后为经过精确测量而设置的三角形地理坐标,上刻东经122°20′43.48″E,北纬53°29′52.58″N字样。

从北极村离开之后,我们来到了“圣诞村”。

北极圣诞村位于北极村以东22公里处,是一组现代化的木制别墅建筑群。

该圣诞村是中国极地资源与西方圣诞文化完美融合,与世界北极芬兰圣诞村遥相呼应。

圣诞村主要包括圣诞老人屋、圣诞邮局、圣诞老人广场、儿童童话世界、白雪公主乐园、七个小矮人藏宝屋、驯鹿园等景点。亚洲唯一的圣诞世界、芬兰罗瓦涅米纯正的圣诞老人、巨型雪雕圣诞袜子、巨型冰尜、中国独有圣诞邮局。

从圣诞村离开,我们又来到了龙江第一湾。

“龙江第一湾”是黑龙江流经大兴安岭地区图强林业局施业区红旗岭段的江面回流急转而形成的独特景观。

江湾环抱的岛上,是一片郁郁葱葱的森林,而岛的边缘经江水的冲刷,形成了一圈由鹅卵石与黄沙构成的沙带,在阳光的映照下,整个小岛就像镶上了金边,所以又名“金环岛”。

随后,我们又来到了乌苏里浅滩。

乌苏里浅滩是我国的最北点,北纬53°33′43″。国界线是黑龙江中心航道。与俄罗斯隔江相望,黑龙江从原始森林中静静的流过。名字是乌苏里浅滩,但实际是在黑龙江畔。

天色渐暗,我们在离开乌苏里浅滩之后,来到了北红村。

北红村坐落于中国的最北端,中俄交界处,隶属于黑龙江省漠河县北极乡,其南北面环山,东西黑龙江穿村边而过。

它名气不大,但是却比北极村更静谧更动人,是真正的最北村庄,位于大兴安岭最北部的群山之中,其四周均为未开发的原始森林。

不过因为我们这天晚上并不在这里住宿,所以只是简单地逛了一圈就走了。

夜色中的北宏村,被深蓝笼罩,有着一丝冷冽的气息。

第八日:归程

闲逛之后,我们大概也要走了,虽然午餐时间有点早,但是还是决定先吃饱再去坐火车,毕竟要十四个小时左右的车程。

不得不说我们在这里的最后一顿实在太好吃了,而且价格也特别优惠。

酒店住宿

呼伦贝尔冬天的酒店开门的估计不是很多,但是大晴天旅行网帮我们安排的酒店都特别的赞,我在旅途中拍了几张,住的都是下图这种标准,给一百个赞!

阿尔山住宿酒店

根河住宿酒店

漠河住宿酒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