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022-6826

新疆十日,静享世外桃源之美

游记来自大晴天旅行网驴友的热心奉献

序言

对于新疆,我其实最向往着它的秋天,像喀纳斯像白哈巴,或者是它的春天,杏花开的时节。

不过,后来有人跟我说五六月的新疆一样美得不行,于是计划了这次旅行。

这次选择的线路如下图,包含了部分北疆部分南疆,但是没有喀纳斯,因为我对于喀纳斯还是有种秋天去看它的执念的。

而新疆地域广大,所以最好的方式还是自由行了,于是又设法约了几个好友,订了大晴天旅行网的线路。

下面需要大家注意的是,各种景区的门票信息我除了在文中提及之外,在最后的“实用攻略”里面也列了出来。

还有就是行前准备也希望大家能够注意到。

比如说身份证、护照这类东西,它们在我这次旅行中还是很有用处的,尤其是身份证。

之前都说很多文艺的废话,这次就直接切入主题吧。

还要多说一句的是, 其实大家或许会觉得新疆不稳定,恐怕会有动乱,或者会发生什么治安问题,但是我以一个去过了的人的身份说,新疆的治安绝对是全国最好的了,因为真的随处都可以看到警察,道路上安检站也有很多,而且只有少部分新疆人不友善,而我在途中遇到的所有人都非常的热情非常的友善,而且非常淳朴,能够让你的心都软掉的淳朴善良。

预告片

行前准备

特别注意:

【身份证】

身份证一定要带上并且妥善保管好,新疆地区安检很多,一天可能要碰上个六七次安检,那个时候就需要你下车然后进入安检点,将你的身份证放在机器上,让机器判断是否你本人,然后进加油站也要这样刷脸,进酒店要安检,进景区一般也要安检,所以你的身份证真的不是一般的重要!!

【护照】

另外就是护照的事了,因为我这个线路里面有霍尔果斯口岸那里,要参观中哈的合作区的话,有护照的话直接拿着护照就可以进去了,没有护照的话就要在他们的行政中心办理通行证,然而像我这种倒霉的,直接就遇上了他们行政中心电脑网络瘫痪,所以没法进去。

1.爽肤水、乳液等护肤品,以及洗面奶等洁面用品以及面膜、防晒霜等,尤其是防晒霜特别重要,因为紫外线强烈,在户外呆的时间也较长,很容易被晒伤。

2.相机及充电器、电池。

这次我带的是尼康D7100机身和一个18-140的套机镜头,虽然镜头一般般,但是有时候变焦还蛮方便的。由于相机是今年七月初买的,所以电池非常耐用,一般来说每天都是只用一格电,但是为了保险起见,还是要多准备一块相机电池。

3.储存卡。

买一个可以将小卡转SD卡的卡套真的十分方便,拍完照之后可以立刻将小卡取下来装进手机里面刷图。但是不建议买内存太大的,我的索尼手机可扩展的内存是128G,但是64G的卡在手机里面反应非常慢,可以多买几张16G的,也是防止如果内存卡被损坏或丢失不至于损失太大,但是还是要好好保存这些卡啊,丢一张都无比心疼,毕竟是旅行过的纪念呢!

4.旅行衣架,这个主要是为了晾晒衣服方便,毕竟酒店给每个房间配备的衣架不过是两三个,像我这种怕麻烦的人一般是自己先准备好,到了后面有需要的时候就不需要再跟酒店要了。这种衣架在淘宝上即可买到,非常便宜,展开即可使用。

5.充电宝

7.因为我带的是上图那种帽子,所以脸部还是挺容易被晒到的,这个时候,口罩就显得特别重要了,建议带上一定数量的口罩出门,或者是那种非一次性的。

8.拖鞋

部分酒店房间里只提供一次性拖鞋,一次性拖鞋虽然卫生,但是在洗澡的时候会成问题,洗完之后就湿哒哒的,穿着让人难受,所以建议自己备上一双拖鞋,即使湿了也不会有一次性拖鞋那种让人讨厌的感觉。

9.另外,对于衣服方面,我的建议是带一件厚外套以及一条围巾作为保暖衣物,而像是保暖衣或毛衣之类的衣服可以不带或者少带,因为新疆昼夜温差大这个问题,不可能一整天都穿着毛衣之类的,而中途穿衣换衣服又是件麻烦事,所以我更推荐在温度降下来的时候在白天的衣服基础上再把外套穿上。

这次出门我带的一半衣服基本都没穿过,所以觉得要带哪些衣服这件事还是挺重要的。

第一天:赛里木湖

乌鲁木齐-赛里木湖

我们的旅途开始于从广州到乌鲁木齐的四十八个小时的火车旅程。

因为广州距离新疆实在太远,我们觉得无力承担其昂贵的机票价格,因此选择了价格为七百多的火车卧铺。

在这两天的时间里,我们有三分之二的时间躺在床上,可以说是腰都睡僵直了,但是醒着的时候大家坐在一起,天南地北地聊天,或是一起看剧,这也算是火车上的乐趣吧。

其实最终决定以火车作为大交通工具,很大的原因是在此之前我看了一部纪录片,叫做《关口知宏的中国铁道大纪行》,这部纪录片记录了一个日本大叔在中国以火车作为交通手段进行的长达三千六百多公里的环游中国旅行。

以下为网络对于这部纪录片的介绍,大家可以先了解一下。

他的那次旅程为经电脑计算的单程最长距离(即一笔画的最长距离,线路各站相连,但同一段线路不能重复经过)的路线。根据电脑设计的路线,关口知宏与10多名随行工作人员于2007年2007年4月3日自拉萨出发,至6月7日抵达陕西西安的旅程,这是“春季篇”。“秋季篇”则记录了同年9月2日自西安出发,至11月15日抵达终点喀什的旅程。行程共计36,543公里,乘车时间累计609小时48分。旅途期间由中国人陈捷为关口担当翻译。

关口把自己的中国之旅称为“没有之旅”。

他在博客中写道:我们日本人有自谦的价值观,即使在自夸的时候也要在前面加上“这没什么了不起”之类的话,听到的人当时不说什么,过后却会评论这个人的自大,引起不融洽,这种事在日常生活中比比皆是。中国人则没有这种“心理游戏”,他们没有那种怪怪的自夸,也不要求别人自谦。除此之外,还有好多“没有”。在我实地接触到的人中,没有人因为中国5000年的历史而夸夸其谈;没有人因为我是不会讲中文的外国人而不理不睬;没有人因为自己生活的艰辛而仇恨别人的幸福……发现这些“没有”,其实是非常不容易的事情。

而实际上,在观看这部纪录片的时候,淳朴的人情最让人感动,有时候我出去玩,遇到一些年纪大一些的,如果我说了我喜欢日本某个明星或者某些文化,对方就会嗤之以鼻,甚至嘲讽,似乎中日之间是永远不能和平相处的,而在我看来,文化与政治不应当混为一谈,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也没有那么复杂,至今没有解决的历史问题仍需要继续解决,但是却不是断绝两国人民交流的借口。

正因为有交流才会有认可,我不认为一味的憎恶能够解决问题。

话题说偏了,总之,这部纪录片还是很值得一看的,能够让人对旅行更加向往,也更能体会到人与人之间最纯粹的沟通,没有任何偏见,打动人心。

在经过了两天两夜的火车之旅之后,我们终于来到了乌鲁木齐。

大晴天旅行网安排的司机师傅在火车站外面等着我们,在将行李搬到车上之后,我们便也就开始了这次旅行。

其实原本我们计划在乌鲁木齐先休息一天再出发的,可是最后想到时间的问题,还是就这样开始了旅途。

乌鲁木齐的日晒之下气温也是很高的,其实刚开始我觉得和广州并没什么区别。

不过特别的是,站在太阳底下和树荫下的气温真的差了几度。

离开乌鲁木齐,我们的第一个目的地就是赛里木湖。

从沿途的风光来看,新疆的工业还是挺发达的,广袤的土地上充满了现代化的工业气息,也保留着农耕的自然原始,现代化的崭新的道路铺设延伸,让我此前对于它的印象被打破。

道路旁边, 是绿油油的仿佛早春时候的农田,里面种的应该是小麦吧。

下图则为途中的一个收费站,在蔚蓝的天空映衬下显得端庄大气。

中午,我们来到一家面馆,打算简单地吃个面,然后继续赶往赛里木湖。

我们点的炒面和拌面。

拌面算是新疆特色吧,这一路上我们吃的当地饭店里面几乎都有拌面。

一碟面一碟菜,然后自己拌在一起就可以吃了,味道很好。

而且还可以免费加面。

不过新疆的饭菜分量都很足,所以一般人都没有加面的需要。

吃完午饭之后我们就继续赶路了,路经的小城路面干净开阔,繁花盛放,城建真的做得太好了。

高耸的工厂烟囱。

经过奎屯收费站,奎屯即和硕特蒙古语“寒冷”,其实渐渐远离乌鲁木齐之后,我们也能够感受到气温是一点点地在降低。

可以说是风云突变吧,公路旁边的山上出现了看起来就很厚实的云层,像是龙卷风一样的形态层层往上。

小雨开始下了起来。

可以称得上是耶稣光吧,白色的光束从厚厚的云层后面照射出来。

我们担心前方赛里木湖的天气也会变得很糟糕,但是司机师傅安慰我们说没事,他之前也曾遇过这种天气,结果到了赛里木湖就是晴天了,我们将信将疑,继续往前赶路。

在距离赛里木湖越来越近的时候,路边出现了一片风力发电场。

巨大的风车缓缓地转动着。

我曾看过一个纪录片,里面说到了风车的安装工作,实在是一件很难的事,所以可以看得出国家在促进偏远地区的发展这方面真的是很用心地在做。

再往前走,山上出现了赛里木湖的信息。

很遗憾的是天气并没有如司机师傅曾经经历过的转变一样变晴朗。

但是说实话,阴天也有一番味道,显得特别大气。

黑云压城城欲摧的气势是晴天绝对不会有的视觉享受。

赛里木湖景区门票七十元,不过它有很多的免票或半票优惠,十六人以上的团体的话也能享受十六免一的优惠,具体的优惠措施,大家可以细看下图。

买完门票之后,我们驾车进入景区,赛里木湖呈现在我们眼前。

蔚蓝的颜色和似乎快要压到湖面上的乌云其实有点水天一色的感觉。

天上的云真的就像要流淌到湖里一样。

赛里木湖,其实被当地人称呼为“三台海子”,因清代在湖的东岸设有鄂勒著依图博木军台(即三台)而得名,古称“西方净海”,蒙古语称“赛里木淖尔”,意为“山脊梁上的湖”,而赛里木湖是哈萨克语,是祝愿的意思。赛里木湖位于新疆博尔塔拉州博乐市境内的北天山山脉中,海拔2071.9米,是新疆海拔最高、面积最大的高山冷水湖。

天上雷声耸动,一道又一道的闪电从云层里面闪现,直达湖面。

这种景色,或许这辈子也很难再看到第二遍。

此外,因为赛里木湖是大西洋暖湿气流最后眷顾、留恋的地方,所以她还被称为大西洋最后的一滴眼泪。

不过这滴眼泪在阴雨天的时候还真的有点汹涌啊。

巨大的水浪拍打岩石的声音不绝于耳,我们站在湖边,一不小心就被飞溅的湖水打中,于是就这样很难得地尝到了赛里木湖的湖水的味道。

面对这片蔚蓝的湖泊,诗人艾青曾一往情深地留下这样的诗句:“你宝石蓝的湖水,一见便教人心神荡……”,我觉得很遗憾没有看到晴天的时候蓝天白云下的赛里木湖,但是却又庆幸看到了惊涛骇浪时候的它,可以说是有得有失吧。

但是,没有看到的它的另一面,下次找个机会再来看就好了。

传说赛里木湖是一对为爱殉情的恋人的泪水汇集成的,所以说赛里木湖水是情人的眼泪。

其实如果说到湖泊,基本都会有这样一个凄美的爱情故事,而我更喜欢的是关于它的湖怪的传说。

传说这个湖怪叫大青羊,据说在清代,驻守三台的士兵,会在傍晚看到湖中有一只大角的青羊露出湖面,这个怪物大青羊出现的时候,湖周围就狂风大作,雷雨紧接着而来,湖中更是波涛汹涌,附近的牧民嘶鸣不已。此时湖的上空如果出现有高挂着的大红灯笼,这些怪异的现象就会立时停息。经过多次,人们就认为这是神龙在庇护着他们,于是在乾隆年间,附近的官民就自发地在湖的南边修建了很壮观的靖海寺,在湖心的岛上修建了龙王庙,以供奉神灵,祈祷平安。

沿着湖边,我们走走停停,而雨也渐渐停了下来,但是没有想到的是竟然下了一场冰雹。

手指头大的冰粒从天上落下来,我们惊喜不已。

而这场冰雹其实只持续了几分钟。

我们在湖边的草原上下车,草原上的花已经开了不少。

而更让人惊喜的是草原上的马群。

它们的身上都有编号。

在不远处还有人在拍摄婚纱照。

乌云迅速消散了一部分,阳光从那里洒落下来,显得十分唯美。

而再往前走,花海更多了。

不知名的黄色小花和橘色花朵从路边一直向着湖边蔓延过去。

而在花海的另一边,则还能看到几片白茫茫的冰雪。

但是这也丝毫不妨碍花开荼蘼。

游览完赛里木湖,我们当晚就在赛里木湖附近住了下来。

晚饭吃的也很不错。

没想到空心菜在新疆还是很常见的蔬菜。

这道是回锅肉。

很符合广东人口味的糖醋里脊。

而下面这道菜真的是我们整个新疆行程里面最觉得满足(同时也很满意)的了,淮山鸡汤,枸杞用的是他们新疆的枸杞,非常的甜,而整道汤十分鲜美,喝了之后真的感觉因为睡了两天火车而疲累不堪的心都顿时复活了。

大晴天旅行网给我们安排的酒店,十分的干净整洁,让我们在新疆的第一个晚上睡了个舒服觉。

第二天:果子沟霍尔果斯口岸

赛里木湖-果子沟-霍尔果斯口岸-伊宁

早上,我们吃了早餐,继续出发。

从赛里木湖出发,途中我们先到了果子沟。

果子沟又叫塔勒奇沟,沟谷全长28公里,山势高峻,云杉密布,而赛里木湖就在沟的北端出口。

这里风景迤逦,自春至秋野花烂漫,果香馥郁,有伊犁“第一景”的美称。

我们沿着在峡谷中逶迤盘行的乌伊公路前行,不久之后便看到了著名的果子沟大桥,这座桥是国内首座双塔双索钢桁梁公路斜拉桥,也是新疆最高的公路大桥,全长700米,特大桥跨径330米。

另外,追溯历史,这里地势险要,自古就是中国通往中亚、欧洲的重要通道,成吉思汗西征时,凿山开道,曾架桥48座,可见它不仅有美好的自然风光,更具有深厚的历史文化。

离开果子沟大桥,我们来到了霍尔果斯。

这是一座被英媒称之为“新深圳”的城市。

为什么会有这个说法?主要是因为国家倡议的“一带一路”,因为“一带一路”倡议,中国最年轻的城市、新疆边境口岸城市霍尔果斯和哈萨克斯坦的霍尔果斯迅速发展为有巨大经济潜力的“双城”,而哈萨克斯坦的霍尔果斯则被称为了“新迪拜”。

其实,早在隋唐时期,霍尔果斯就是古“丝绸之路”新北道上的一个重要驿站。

而它的霍尔果斯口岸是中国西部历史悠久、辐射中亚市场区位最优、自然条件最好、综合运量最大、基础设施最完善的国家一类口岸,通关历史达 128 年。

下面简单科普一下霍尔果斯的历史。

1881 年,中俄签订了《中俄改定陆路通商章程》,霍尔果斯自此成为中俄两国之间的正式通商口岸。

1917 年,十月革命爆发,大批俄国旧党败兵涌入新疆,民国政府从霍尔果斯口岸遣返俄旧兵,随即关闭了口岸。

1920 年,中苏签订了《伊犁临时局部通商章程》,霍尔果斯口岸恢复开放。抗战时期,由于海上交通被切断,大量物资由霍尔果斯口岸进口,霍尔果斯口岸贸易进入一个较长的稳定发展时期。

新中国成立后, 1950年至 1962 年,霍尔果斯口岸进入了一个兴盛时期。

1962 年,中苏关系恶化,霍尔果斯口岸对外除保持通邮外,完全停止了进出口贸易。

1983 年 11 月 16 日,经国务院批准,霍尔果斯口岸正式恢复开放,是我国恢复开放最早和西北边境综合运量最大的国家一类公路口岸,成为我国与哈萨克斯坦等中亚国家开展经济、文化交流的国际大通道和桥头堡。

在街道上,我们还遇见了一队英姿飒爽的女骑兵,以前我只在杂志上看到过关于大连的女骑兵的介绍,实在没想到会在这里也能够看到女骑兵的风姿,实在是大饱眼福。

我们原本是打算到霍尔果斯口岸的中哈合作区去看看的,但是没有想到要进入合作区的话需要携带护照,如果没有护照的话则需要到下图这座大楼办理通行证。

我们都没有携带护照,因此打算去办理通行证,但是没有想到的是这一天他们的办公电脑网络崩溃,所以我们也就无缘合作区了。

购物城里全是在卖民族特色商品或者是国外商品的店铺,如果说售卖哈萨克斯坦的商品的话我是能够理解的,但是没想到竟然连欧洲很多国家的商品也有卖,像法国德国之类的,这样一看的话,就不能不让人对霍尔果斯这座城市更加刮目相看了,因为它所连接的真的是一个远比我们想象大的世界,在这里,欧洲与亚洲连接起来,而这座城市的未来更让人心生期许。

从购物城出来,我们什么也没买,直奔国门。

天气非常好,也可以说是暴晒吧。

但是霍尔果斯的街道真的太干净整洁了。

中国海关。

国门景区门票三十元。

听说里面也在整顿修理什么的,我也就放弃进去了,在大厅里等着买票进去的朋友出来。

大厅里挂着的地图。

离开景区的时候在停车场看到的公交车,果然是大气!

到了中午,我们经当地人介绍,找了一家民族饭店解决午饭。

饭店外面的橱窗上摆着很有特色的烤包子和“一把抓”(其实就是烤包子的一种)。

烤包子或是“一把抓”基本都是用羊肉丁、羊尾油、洋葱、孜然粉等原料做馅,将包好的生包子贴在馕坑里烤十分钟,然后就可以食用了,而“一把抓”这个名字,据司机师傅说,是因为在制作它的时候,通常是将它包好之后,厨师将它放在手里,握一下,然后它就成型了,因为这种“一把抓”的做法而被称为“一把抓”。

不过这家店的烤包子的馅料不仅有羊肉的,还有核桃等干果类的,可谓是种类丰富。

而下图这个大锅里的,不用我说其实大家也能够猜得到,没错,它就是手抓饭。

新疆的手抓饭其,乍看之下以为会很油腻,其实吃进口里的时候,能够尝到它酸甜可口的味道,而且还有一股清香,真的很出人意料的好吃,而且其实说是手抓饭,但是他们都会配个勺子的。

重头戏!超大串的羊肉串。

一串至少有五十厘米长,肉特别厚实又很嫩,一点都没有羊肉的膻气,而这样的一串羊肉串只要二十块,相比广州这边估计也就二十厘米长的签子上的那几块丁点儿的肉来说,真的是超值!

而下图则是我点的主食——拌面。

午饭过后,我们继续往前走。

途中路过一个村子或是几个村子。

司机跟我们说,有着绿色屋顶的都是传统的正宗的俄式建筑。

不过由于近年来有不少人忌讳“绿色”盖顶,所以开始改成了红色。

但是说实话,绿色真的好看啊。

紫色的外墙也是经常出现的。

看,红色的屋顶......

途中遇到两个很热情很友善的当地大叔。

传统的美感。

到达酒店,如果说火车上的那两天让我们觉得疲惫,而第一天赛里木湖的行程又让我们眼睛在天堂身体在地狱(其实也没这么夸张)的话,那这一天我们真的觉得好轻松,虽然今天并没有太多的亮点,但是却让我们尽早到了酒店,终于可以好好休息一下了。

身体是革命的本钱,也是旅行的本钱嘛。

第三天:夏塔

伊宁-夏塔-夏特古道-昭苏

从伊宁出发,我们这天的行程是到夏塔国家森林公园,然后入住昭苏那里的酒店。

伊昭公路真的很美,但是因为听说前面不让走了,然后我们又绕了个路,所以只看了一部分的伊昭公路。

它是古代丝绸之路“弓月道”的其中一段,被喻为新疆最险峻且风景优美的公路之一。公路旁边的草原上,是一群群的羊。

来到夏塔风景区,下面是它的门票信息。票价是三十块,观光车是60往返。

关于夏塔的称呼,刚开始我还有疑问,因为司机说夏塔的时候是将它说成夏特的,后来我才知道,原来当地县志里写的是夏特, 县里乡里官方的书面语言称之为夏塔。 据史载, 清代称夏塔为“沙图阿台”,是蒙古语。“沙图阿满” 为台阶的意思,“台” 为有的意思,合起来即为“有台阶的山谷”。也有史料说夏塔是维吾尔语, 台阶和梯子的意思。

下图则是我们需要乘坐的观光车。

先总的来说一下夏塔这个景区,夏塔真的很美,雪山森林还有草原花海。

不过有点小尴尬的是,观光车的停车点都是没有什么看点的地方,像是第一个停车点——神龟出水,就是河里有块石头长得有点像只龟。

下图则是我们的第二个停车点,叫做山神老人之类的,这个是挺有意思的,因为真的很像,像一只猴子的脸一样的石头,确实是挺有活着的感觉的。

而下图则是犬,看出来了吗?

景区的观光车在停下让我们游玩的时候是会在原地等我们的。

又一个停车的点,叫做流沙瀑布。

姑且不说流沙瀑布,周边的风光已经叫人心旷神怡。

下图则是我们来时的路。

下图则是流沙瀑布。

砂石裸露的部分向瀑布一样从山上往下滑。

我还能说什么,其实夏塔的景色真的超级美,可是进行景区规划的人估计是脑子被门夹了,我去了这么多地方,第一次替一个景区本身鸣不值。

或许规划景区的人是怕这里那些美的地方让游客停留的话会遭到破坏,但是这就要求他们有更好的管理能力不是吗?

想想九寨沟就做得特别好,真希望规划夏塔景区的人能够看到我这番话。

当然,我这并非是说夏塔不值得去,就景色来说,它是非常值得前去的,而且门票费用也不贵,可以说是性价比特别高。

因为并不十分恰当的观光车停车安排点,景区确实也是保持了原始的面貌。

观光车的最后停车点是一间温泉酒店,不过后来我们问了,说他们的温泉是季节性温泉,酒店也是新开的,价格高到不可思议。

我们在四处随便逛逛,走到一片河谷。

还有像心形的石头。

回程的时候,我特意做到了副驾驶座,然后问司机能不能打开窗。

司机虽然很沉默寡言,但是人很好,全程我都开着窗拍照,他也没反对。

一路上都能够看到笔直的云杉。

路边泛黄的都是花朵,我问司机,景区里的花什么时候开得最好,司机答我,是六月七月。

快要离开景区了,其实夏塔最出名的,应该是夏塔古道了。

夏塔古道,也叫夏塔峡谷,是古代丝绸之路上最为险峻、高危的一条著名古隘道,又名唐僧古道。

据说,唐代高僧玄奘去西天取经,走的就是夏塔古道。 在《大唐西域记》中,他把木扎尔特冰川称为“凌山”,并对其险峻的地理环境和复杂的气候条件有过详尽描述。17-18世纪之交, 清代著名学者洪亮吉和徐松等,也都穿越和考察过这条古道,前者著有诗文《冰山赞》,后者编著了《西域水道记》。

不过目前夏塔古道已经不在承载着交通的功能,逐渐被世人所遗忘。

但是我们不能否认的是,这里曾经有一条前人排除万险走过的路,它承载着的是历史,也是文化。

从夏塔景区离开,我们赶往昭苏。

牧民扬鞭打可爱的小牛犊,大写的心疼。

其实这个时候我们已经来到了昭苏,而眼前这片土地就是昭苏的湿地公园的一部分。

三羊行。

不管是羊还是牧羊人还是那匹马,我都充满了敬佩,虽然图里不怎么看得出来,但是其实是一个特别陡的坡。

很热情的牧民大哥。

湿地公园的另一边需要收费进入,不过我们也打算进去看看。

收门票的人跟我们说了票价,我记得是三十元每人,后来我们跟他讨价还价,最后一辆车的人收了三十,如果我没记错的话。

进入湿地公园,河里的马群和草地上的马漂亮得叫人吃惊。

公元前105年,汉武帝得乌孙马,命名曰“天马”,并普下了《西极天马之歌》,曰:“天马来兮从西极,经万里兮归有德,承灵威兮降外国,涉流沙兮四夷服”。

昭苏天马从此闻名于世——昭苏县就是中国天马之乡,闻名全国乃至世界的伊犁马发源地。

昭苏的马的四肢特别的长,放在人类社会的话,那基本就都是模特身材了。

这是在说不要丢下我的意思吗?

有这种即视感。

新疆有一个很特别的地方,那就是天气晴得快,阴雨天气也来得快。

入住酒店的时候,顿时觉得整个人都放松了,外面淅淅沥沥的,几乎都不想出门了。

不过晚饭我们吃得还是很欢的。

因为饭店送上的果盘里竟然有荔枝,我自己家乡那边就是荔枝盛产的地方,所以看到荔枝一是觉得亲切,二是觉得好吃。

不过新疆的荔枝都是从南方过来的,味是没有那么新鲜的就是了。

辣椒炒茄子。

这是当地的一种野菜,可是我忘了服务员跟我说的它叫什么名字了,似乎是高字开头的,吃起来有股比芹菜还要强烈的味道,而且韧性很足,不易嚼烂,挺特别的。

菜没拍完,除了土豆丝还有一个野菜,不过还是吃饭更重要一点。

第四天:看昭苏天马,赏琼库什台璀璨星空

昭苏-琼库什台

我们所住的酒店的早餐是自助式的,种类十分丰富。

除了凉菜之外还有热菜,还有小米粥和白粥、奶茶、包子等主食。

昭苏的风光其实很棒,感觉风景在路上说的就是它。

路边的麦田向着远处的雪山延伸,蓝天之上,太阳照射白云,将它们的影子投射到绿油油的麦田之上。

光影变幻。

不过,麦田中间的道路实在太泥泞,我们小心翼翼地踩着黑色的泥土靠近麦田,越走脚步越是沉重,细看就发现鞋底上全是泥巴了。

后来把泥土除掉的时候真的花了一番功夫。

还很小的麦苗。

我们回到公路边,图里的方向是我们来时的方向。

泥地里的一个小水坑,将牛的身姿倒映出来。

下图则是似乎也都对上眼了的两头羊。

怎么感觉这边的动物都很有灵性......

公路上只有我们一辆车,所以我大胆地探头出车窗拍了一张图,也就只有在这种地广人稀的地方才敢这么做。

牧民和他的牛羊和马,为数不少的牛羊马将我们的路堵上了,我们一边缓慢地前进,一边等它们让出一条道来。

趁着车子开得慢,我又探出车窗往后拍了一张图,真的把腰都要折了,但是刚开始看那一眼便觉得惊艳,拍下来,觉得照片还是不及其实景十分之一。

途中遇到一个不用门票的景点,虽然不知道是不是就叫做“敖包”,但是非常值得一看。

它的入口,让我第一次觉得草原真是充满了浪漫气息啊,太小清新了。

蓝天之上白云遍布,草原上光影分明。

敖包。

所谓敖包,它是蒙古语,意即"堆子" ,也有译成“脑包”、“鄂博”的,意为木、石、土堆。就是由人工堆成的“石头堆”、“土堆”或“木块堆”。旧时遍布蒙古各地,多用石头或沙土堆成,也有用树枝垒成的,今数量已大减。原来是在辽阔的草原上人们用石头堆成的道路和境界的标志,后来逐步演变成祭山神、路神和祈祷丰收、家人幸福平安的象征。

公路边上的浩浩荡荡的羊群。

从敖包离开,我们继续走行程。

下面这些房子太美了。

新疆偏远地区也发展的很好啊。

琼库什台的草原因为线条优美而被称为美人背。

越靠近琼库什台,我们在路上所看到的草原也渐渐显露出愈加柔和的轮廓。

下图我觉得已经算得上是半个美人背了。

途中,因为前面正在修路,所以我们得等到晚上九点他们下班了才能继续往前走,于是我们几个在等待的过程中索性决定自己往前走一走,看看能不能拍点什么照片。

虽然因为修路遇上了交通管制,但是幸好等待的路段四周景色非常美。

此时已经是晚上八点多了,没错,太阳都还挂在天上。

不过渐渐地光线慢慢变得柔和。

山的影子也越来越明显。

从高处往下看,能够看到蜿蜒的河流,据说这是琼库什台的一个小的九曲十八弯的景。

等到九点,修路的人们准时下班了,我们得以继续往前走。

夕阳的光越来越好看。

美人背说的应该有点这种感觉吧,夕阳余晖照到草地上,原本翠绿色的草地变成了黄色,而马群则不慌不忙地低头吃草,岁月静好啊。

我们没有想到的是,在前往琼库什台村的路上竟然会看得到这么美的落日,以至于后面虽然在巴音布鲁克没有看到日落但是我却不觉得有任何遗憾。

日落之后,天也就黑了,我们打着车灯在夜色中的草原上慢慢地朝着目的地驶去。

后来,路过一片森林,我问森林里有什么,司机师傅跟我们打趣说有棕熊,或许他说的是真的,但是那时候我们却觉得很好玩,然后在还没有完全到达琼库什台村的时候,路上会看到不少房子,房子里面亮着微弱的光,突然,看到路过的一户人家里似乎正在看着电视,便觉得大惊小怪,实在是很有趣的一番经历。

等到晚上十一点左右吧,我们终于来到了琼库什台村。

其实大晴天旅行网的工作人员在我们出发前就已经跟我们说过,琼库什台是一个很原始的村子,所以住宿条件会很一般,甚至不能充电,不能洗澡。

而当我们发现其实能够充电的时候,简直欣喜若狂了。

虽然我们去到的时候已经很晚了,但是旅店老板娘他们还是帮我们烧柴做饭。

其实,琼库什台村是伊犁游牧民族定居最早的村落之一,是唯一一个以哈萨克为主体民族的国家历史文化名村。琼库什台村由于受现代经济侵袭较少而得以完整地保存下来,蕴含着巨大的审美价值和文化价值,是一个原生态的“历史文化名村”。2010年入选“国家历史文化名村。

所以它有原始的自然风光的部分,也有着原始的文化部分值得我们去欣赏。

下面是面食。

琼库什台村是伊犁哈萨克自治州游牧民族定居最早的村落之一,村庄四面环山,房屋依水而建,完全由木头组成。

这个其实看我们住的房间就知道了。

而就在我们的房间背后有一条河,听着响亮的水流声入眠,总感觉以天为被以地为床,有种和自然亲密接触的感觉。

另外,其实琼库什台到了晚上挺冷的,所以我们的房间里还有用烧炭加热的炉子,当然,这个是很安全的,因为通气管是直通屋外的,所以不用担心什么一氧化碳中毒之类的事情会发生。

晚饭过后,屋外的星空已经繁星点点了,银河的模样也渐渐显现。

望着星空的时候,你真的能够由衷地感受到这个村子里居民的生活、生产与大自然息息相关,居民用森林树木盖房子,家家户户使用水力发电、太阳能沐浴、火炉烧煤取暖、柴火烧水做饭,自己打馕,自制果酱、奶茶、奶皮子、酸奶疙瘩等食物。这里的哈萨克居民几乎一切生活、生产所需要的东西都能够在大自然那里获得,整个村子过的是一种取之于自然、用之于自然、完全融入自然的环境友好型生活模式。

第五天:骑马穿越喀拉峻,寻最美雪山草原风光

琼库什台-喀拉峻-特克斯八卦城

早上,我们吃完早餐之后打算去骑马了。

不过在此之前,昨晚因为天黑而没看到的琼库什台这个小村庄的真实面貌清晰地显露在我们眼前。

村庄四面环博孜达拉山,房屋依库尔代河而建,村里人畜饮水及生活用水均来自山下河水。河谷较宽,常年水流不止,清澈的溪流从房前屋后流过,哗哗的流水声在大山中回荡,有一种“小桥、流水、人家”的意境美。村民又利用水力发电解决了用电问题,无需水电费用。博孜达拉山上,是大片的原始森林,牧民们砍伐以及自然倒塌的树木,都是年轮在一百年以上的大树,低年轮的树则自由地生长在山腰或山顶上。

在这里生活,虽然原始,但是必定也是幸福的。

村子里不少人家都开始做旅馆生意接待游客,未来必定会慢慢富裕起来。

不过想想他们有羊群有马群,生活总不会差到哪里去的。

因为我们的车无法跟着我们走,所以司机师傅开着车直接到喀拉峻景区大门等我们,而我们则骑马,通过四到五个小时的路程到达喀拉峻景区。

下图就是我们的向导和我们要骑的马了。

下图则是我们上马的地点,四周一片绿意,仿佛空气中都漂浮着青草的清香。

琼库什台的村民原本都是游牧的牧民,以马为主要行动工具,不过也有现代化一点的摩托车。

看起来就像是国外的风光一般,可是说实话,国内的自然风光种类繁多,而且真的非常美,根本无需与别的国家相比。

而很多人尚不知道只不过是因为我们地域广大,要宣传起来不容易而已。

骑马开始,一路上都是牧场风光。

回头一看,便觉惊艳。

连绵的雪山,密密麻麻的墨绿色的杉树原始森林,还有线条柔和的草原,简单却和谐的色彩混合成最清新自然的色调,若是能住在这里的话,以后不想工作了,就搬来这里居住该有多好,我的脑子里反复着这个念头。

梭罗在他的《瓦尔登湖》里面说到,“我愿意深深地扎入生活,吮尽生活的骨髓,过得扎实,简单,把一切不属于生活的内容剔除得干净利落,把生活逼到绝处,用最基本的形式,简单,简单,再简单。”而这里不就是以最简单的形式面对生活的地方吗?

简陋的屋子,似乎都是牛棚马鹏之类的地方,奇妙的是屋顶上也爬满了翠绿的草。

两位哈萨克族的向导是父子关系,父亲既不会说汉语也听不懂汉语,而儿子则能够和我们交流,老人家走在我的前面,手里牵着一根绳子,管理着我骑着的马,让我很安心,因为我一边骑马一边拍照,所以缰绳总是丢在一旁,老人家偶尔回头看一眼,见我没拿着缰绳,于是便会停下来,等到我的马走到他身边,然后弯腰将挂在马脖子上的缰绳递给我,示意我将它拿好。

乖乖地拿好缰绳,不过很快它又会滑下去了,因为美景真的太多了,迫不及待想要将它们拍下来的心情实在难以按捺,不过我这是错误的做法,因为此时走的是比较平坦的路所以我才没有怕,但是骑马的话还是要乖乖拿好缰绳,因为缰绳能够帮你控制马行走的方向。

骑了一个小时左右,我们暂且先下马休息一下。

这头就是我骑的马了,小小地心疼一下,毕竟我太重了,还要载着我上山。

我们在路上还遇上了选择徒步的人们。

而且人数还不少。

在我看来,从琼库什台到喀拉峻这段路确实可以说是中国最美徒步路线之一了,徒步到喀拉峻的话需要七个小时左右,徒步难度也不大,而且除了草原风光之外还可以看到原始森林风光,受欢迎是很理所当然的一件事。

我们的向导老人家,可惜语言不通没能多交流。

我们也准备再出发了,远处的徒步的人在大草原中显得特别小。

两旁的草场上是悠然自得地吃着草的羊群。

实际上看到的蓝天更加澄澈,色调明显。

因为我走在后面,渐渐落后了,前面的小伙伴于是停下来等我们,小伙子还骑着马回头找我们。

老人家一边骑马一边打电话。

树荫下的马。

渐渐地我们进了山里,一条河从我们身旁流过,嗯,我们猜它的名字叫做喀拉峻河。

在河的旁边的山丘上,一群牛正在“憩息”。

又对上眼了。

感觉小牛犊都长得好萌,像是小鹿一样。

这就叫做“舐犊情深”吧。

对我们很有兴趣的样子,不过其实我们身上也没有红色的东西啊。

过了河就是一片森林,很多徒步的人都在那里休息,我们的向导为了让我们不沾湿鞋子,于是让我们再上马,牵着我们的马过了河,真的很细心很体贴啊。

下图则是我们在休息的时候看到的当地的村民。

我对一直跟在他们身后的汪很有兴趣啊,感觉好忠诚。

休息了二十三十分钟,我们继续骑马上路。

接下来的路和刚才我们穿越的草原完全不同,我们进入森林,沿着原始的小路开始了登山的路。

越走到后面,山势越陡峭,我们骑的马也显得开始有点吃力了。

而且,原本牵着我的马的老人家竟然把他手里的绳子塞回到我的马的脖子上,让我自己骑。

一开始我真的是战战兢兢的状态,但是很快就觉得其实骑马并没很恐怖,只要抓着缰绳掌控方向,其他的根本不成问题,而且我骑的马也很乖,不会好动。

到后面我们就玩起了“不行,不能被赶超”的“游戏”,旁边是同样自己骑马的小伙伴。

到后面,我们终于登顶了,地势也重新变得平缓,放眼望去,就是蓝天白云和草原的景色。

而到此为止,我们也要和我们的向导和马说再见了,接下来就是走路的了。

真是辛苦它们了。

因为草原上就是一片花海,所以有游客从护栏上爬进去。

又见可爱的牛犊。

牧民正在劳作中,不知道要干什么。

遇到的两个可爱的孩子,一见到我们端起了相机就自己摆出了姿势,真的太萌了。

在草原里生活的人们。

因为在这里我们需要购买喀拉峻的门票(40元)和观光车票(45元)了,徒步的人只需要购买门票,所以我们都在这里整顿了一下。关于喀拉峻的门票,其实不仅仅是我刚才说的40和45那么简单,后面会说到。

买完门票之后我们继续往前走,然后,我所看到过的最大片的花海出现了。

草的绿色几乎被花的黄色掩盖。

而更有雪山作为背景。

就连那些徒步的人也成为了风景的一部分。

除了黄花之外,草原上还有不少下图这种紫色小花,一样养眼。

这才是真正的置身于花海之中。

风雨欲来,好大的一片云渐渐向我们压过来。

当在草原花海中走了一个多小时,看到下图这条路的时候简直欣喜若狂,因为有路的话,也就意味着我们离观光车不远了啊......

来到了观光车停靠站的时候我们真的累瘫了,没有力气说话,上车就睡着了。

观光车途中停了一下,不过我们都没有做过多的停留,不过雪山草原和花海构成的美景还是很值得欣赏的。

最后,说一下门票和观光车的信息,放到最后说,是因为我们是到了出口才将它完整的门票信息拍下来。

喀拉峻的门票收取方式有点特别。

像我们从琼库什台骑马进入喀拉峻景区的,因为我们进入的是东喀拉峻,所以只收取东喀拉峻的门票四十元,由于我们还要再乘坐观光车离开景区,所以观光车价格也只收取一半(原价90元)。

下图则是我们从琼库什台来到喀拉峻的草原上的景区门票收取点时拍的图片。

下图则为喀拉峻的组成部分以及门票价格和观光车票价。

下图为优惠减免政策。

从喀拉峻来到特克斯八卦城,我们先到酒店把行李放置好。

大晴天旅行网为我们安排的酒店,想到这一晚能够好好休息了,差点就不想出门吃晚饭了。

但是这一天骑马四五个小时,然后又在草原上徒步了一个多小时,实在是肚子饿得不行了,几个人说着今晚一顿要吃顿好的,然后找了一家门面不错的饭店,点了菜,迫不及待地想要吃饭。

第一道菜,淮山炒木耳,在第二道才上来之前我们就将它吃光了,不仅是因为好吃,也是因为饿啊.....

嗯....我是想不明白为什么会有人喜欢吃内脏类.....

正宗的新疆大盘鸡,和在广州吃到过的有所不同,辣得很过瘾,酱汁里面有很浓厚很鲜的辣椒酱。

羊肉串,其实这个倒是味道一般,相比起来夹着肥肉的,我们还是更喜欢全是瘦肉的。

油麦菜。

吃完晚饭从饭店出来,天色已经黑了,也意味着这已经是晚上十点过后了......

不过街上灯火通明,因为这条街是特克斯八卦城的美食街,所以人和车都很多。

回到酒店,因为得知酒店的天台是可以上去的,并且还可以远远地看到这座八卦城特有的八卦摩天轮,所以我就上去了。

说起特克斯八卦城,据说是根据中国《易经》中“天地交而万物通,上下交而其志同”的思想规划而成的。城中心的八卦文化广场为太极阴阳两仪。全城按八卦方位向外延伸8条主街,每条主街长1200米,每隔360米左右设一条连接各个主街的环路,由中心向外依次共有4条环路。其中,一环路8条街、二环路16条街、三环路32条街、四环路64条街。这些街道按八卦方位形成了六十四卦。

在网上找了张上帝视角的图,大家就一目了然了。

而且还有一个很有趣的事情,那就是特克斯八卦城是中国唯一一座没有红绿灯的城市。

因为八卦阵型的街道布置使得它的交通秩序不会混乱,所以红绿灯也就没有必要了。

把镜头拉近,摩天轮的图案不断变换,然后,一个很有特色的八卦图出来了,

纵观全世界,或许也只有在这里能够看到八卦图案的摩天轮吧。

当然,除了八卦图案,还有其他丰富多彩的图案类型,贴上几张,供大家欣赏一下,可惜没有亲自去坐一下,其实说起来,一路上但凡是比较大的城市都会有摩天轮,我就不明白了,为什么广州没有呢......

第六天:深入花海,漫步那拉提小村

特克斯八卦城-木斯乡-那拉提草原

这天其实是并没有什么景点的,但是却成为了我印象最深的一天。

首先就是一片又一片的野罂粟花海。

在花海的入口有个十七八岁的小姑娘收费,每人五块。

野罂粟又名为天山红花,每年5月左右开花,多生长在天山草甸之中,花期为一星期左右,而且在日出时花呈闭合状,多在早晨和傍晚开放,和罂粟有一字之差,但却有天壤之别,无毒而有药用。

之前我曾在呼伦贝尔见过黄色的野罂粟,而这么艳丽的野罂粟却是另有一番风味。

在第一片花海走过去之后,我们发现了更大的惊喜,一片更大更加红艳的花海出现在我们面前。

而这次跟我们收费的是个小男生,应该还在读小学,穿着校服,或许是趁着放假在帮家里人的忙。

而这片更大的花海,小男生跟我们每人收十块,我觉得还可以,不过小男生跟我们说有一群人进了他家的这片花海却一直不肯给他钱,我觉得是有点不妥了,毕竟是人家的地。

花海中的母女。

除了野罂粟,还有很多其他的花也很好看,细细小小的,但却不显得弱。

离开野罂粟花海,司机师傅告诉我们,前面还有野芍药,我们顿觉惊喜,迫不及待想要看到那片花海,然后在行驶了十几二十分钟之后,我们就远远地看到了前方左边的一片淡粉色。

和野罂粟花海一样,在花海入口处有当地人正在收费,要进入花海的话,需要每人二十元,但是可以讲一下价,最后我们六个人,只收了四个人的钱。

总感觉自己是走进了一个被精心打理的花园里面。

到了那拉提,我们先到酒店把行李放下。

走出酒店,不远处就是他们的主街道,街边有不少店铺,其中最吸引人眼球的就是馕了。

馕其实很好吃,也分很多种类,我觉得下图这种最好吃了,四周厚厚那一圈吃起来跟油条一样有嚼劲,而且很便宜,一个比脸还大的馕也就三块钱,能当两三顿饭吃了。

“馕”一词源于波斯语,流行在阿拉伯半岛、土耳其、中亚细亚等国。维吾尔族原先把馕叫做“艾买克”。10世纪中叶,随着伊斯兰教的深入传播,并逐步成为维吾尔族信仰的宗教,维吾尔族的饮食文化开始加入伊斯兰教饮食的圈子,“艾买克”便改称为“馕”。

和馕一样吸引眼球的就是羊肉烤摊了。

新鲜的羊排、羊肉串还有羊腰子等各种烤串整整齐齐地排成一排。

烤串的大叔超级热情,大声吆喝着,还热情地邀请我们和他一起拍照。

然后我们就进了这家店吃晚饭。

下面这道菜是新疆特色菜,主要是用来解腻的,洋葱和西红柿辣椒都是生的,吃起来有股辛辣味,确实也是挺解腻的。

油白菜。

还有羊肉串。

下图这个小姑娘是饭店老板的小女儿,而他们家的大女儿是我见过最美的姑娘,十七八岁的样子,真的超级美的,一直在饭店里帮忙,很羞涩,所以没有拍到她我觉得真的很可惜的。

吃完晚饭之后,我们决定先逛一下再回酒店。

路边的水果摊,很多的草莓和杏子。

那拉提镇是发展得挺好的一个城镇,听司机师傅说国家又给它拨了几个亿整修街道之类的,而在我看来,它最吸引人的地方就是在繁华的镇街道往里面走就是民风淳朴的小村子,再往里走就会走到河边,和草原雪山相望。

关于“那拉提”这个名字,其实还有个故事。相传成吉思汗西征时其二太子察合台曾越此岭向西直取伊犁会盟困尔扎。出路崎岖不平,青松巡天益日,山高林葱, 野草丛生,连走七天七夜,人困马乏,行至那拉提山口时, 突见天日,全军大呼:“那拉提!”(蒙语译为最先见到太阳的 (地方)那拉提由此而得名。

当地的孩子。

顺着街道往里走,粉色的屋子,紫色的屋子,绿色的屋子,不断地出现。

清真寺?

时光静好的最大感觉就是感觉时间都变得缓慢。

夕阳照射的街道,骑车飞奔的少年,穿过街道的哈萨克族妇人,周边有声音,却又像是没有声音。

喜欢将自己的屋子涂成鲜艳的颜色,到底是传统还是喜好呢,若我也有这样一座房子,必定也想将它变得这样明艳。

刚开始我还以为是牛拉着后面的车,因为它走得很慢很慢,车也走得很慢,后来反应过来,他们是在开着车赶着牛呢,可是明明是赶牛,却又一点都不急躁,就跟着它慢慢地走,两个人还一路谈笑。

村里的孩子们。

屋子旁边拴着的羊。

一个很呆萌的小姑娘坐在自家门前发呆。

笑得我心都化了。

后来她父亲从屋里探出头来,我跟他打招呼,他告诉我小姑娘叫做阿丽娜,今年已经读一年级了。

站在父亲旁边,阿丽娜害羞地看着镜头,手里扯着她父亲的衣角,真的太可爱了。

走到河边,刚好是日落的时候,河水有半截被染上了金黄色。

而当地的村民不知道正在干什么,在我看来就是在河边一个流出水来的洞口里装水。

自拍一张。

我鲜艳的裙子。

日落美景。

回到酒店附近,村里的孩子正在玩耍。

又遇萌娃。

她手里拿着的两个我没认出来的水果,看到我拍照,一句话不说,就摆出了剪刀手。

然后看我拍完了,立刻就抱着水果跑了,后来看她进了某间屋子,然后又空着手跑了出来,原来是按照她妈妈的吩咐把水果送到别人家去了。

第七天:靠近冰川,体验风雨巴音布鲁克

那拉提国家森林公园-巴音布鲁克天鹅湖-巴音布鲁克

早上吃完早餐,我们直奔那拉提景区。

景区就在那拉提镇,前一天和那个坐在自家门口的小姑娘的父亲聊天的时候他跟我说那拉提景区很美,所以我对其抱有了更大的期待。

其实在新疆的话,安检是进酒店或者进景区的必要环节。

所以要时刻带着你的身份证。

以下为那拉提景区的门票信息。

那拉提门票95元,两日内有效,而观光车票则根据地点不同而有所不同,如果第二天还想继续游玩的话,则要另外购买观光车票。

那拉提景区游览线路分为三条,每条线路的观光车票需要另外购买。

其中,线路一:森林公园度假区区间车票40元往返

线路二:空中草原区间车票60元往返(我们选的就是这条线路)

线路三:盘龙谷道观光区区间车票100元往返。

下图则为我们要乘坐的观光车。

我们的目的地是那拉提景区的空中草原部分。

那拉提草原是世界四大草原之一的亚高山草甸植物区。

观光车在第一个点停下来后,我们沿着栈道往上走。

你可能不相信,下面这个策马奔腾的孩子只有七岁。

一个很冷漠地面对他爸爸的镜头的小男生。

空中草原线路的观光车途中只会停留一次,然后直达终点站。

终点站有一个广场,有几座很有民族特色的雕塑。

不远处还有个小池,远远地看起来像是人造的。

下图建筑则为终点站,我们离开终点站,沿着公路往草原的方向走。

在路边拍一张。

那拉提的草原真的很美,其实它又名巩乃斯草原,突厥语意为“白阳坡”,是发育在第三纪古洪积层上的中山地草原。

草原上都是黄花,但是种类却有不同。

2005年4月,那拉提草原被上海吉尼斯世界总部授予“哈萨克人口最多的草原”。

2005年10月,中国国家地理杂志社评全国六大最美的草原之一。

那拉提的荣誉绝对不是凭空得来的,所以有机会的话一定要来看看。

我们沿着草原往着冰川走去,可是没有想到的是看起来近在咫尺的冰川其实距离我们很远,然后就一直往上登山,走了一个多小时才稍微靠近了冰川。

因为走的人少,所以上面的草原也就更加原生态了。

蓝天白云下的冰川看起来挺小的,但是下图里面冰川上的小黑点就是人影,其实走近了看才能够体会到它的磅礴气势。

游览完那拉提风景区之后,我们便要赶往我们今晚的住宿点巴音布鲁克了。

同时,在巴音布鲁克景区的天鹅湖看天鹅以及看九曲十八弯的日落也是我们行程中的一部分。

路上遇羊群。

公路右边的山。

实际看上去就是这样的翠绿。

随着时间的推移,天色渐渐暗了下来,我们在那拉提决定出发的时候其实已经听说巴音布鲁克下小雪的消息了,下小雪也就意味着阴天了,看日落这件事也就悬了。

而当我们到了巴音布鲁克之后,天空又变成蓝色。

下图是巴音布鲁克很有标志性的天鹅路灯。

因为巴音布鲁克的天鹅湖的原因吧。

也体现出当地对于天鹅的保护决心和重视程度了。

或许是当地特色建筑。

巴音布鲁克的街道,很宽阔,人也很少,路边高大的建筑基本都是酒店或者饭店。

虽然没有看到天气预报所说的下小雪,但是此时巴音布鲁克的气温也很低,我们于是先到了酒店把衣服换了,小伙伴甚至穿上了羽绒服

而我只穿了一件保暖的打底和冲锋衣和围巾,结果到了巴音布鲁克景区里面真的冷到僵了。

巴音布鲁克在突厥语中是“星星平原”的意思,蒙古语则意为“泉源丰富”。

因为酒店距离巴音布鲁克景区游客中心很近,所以我们步行来到这里。

下图为票价。

巴音布鲁克景区很有趣的是,景区入口并不在游客中心附近,所以区间车是一定要买的,区间车会把你从游客中心直接送到天鹅湖,然后游览完之后上车,再继续到看日落的九曲十八弯那里,但是到了那里之后还需要走一段路,或者购买20元的观光车票,直接坐车上去。

60年代以前,近10万只天鹅和数十万只各种水禽在这里繁殖后代。后因人类活动的影响 , 数量大为减少。1980年,巴音布鲁克草原经国务院批准 ,被定为国家级天鹅自然保护区 。

天鹅是一种很有感情的飞禽,在鸟类中,雌雄间结成终身伴侣的当属天鹅。它们不仅在繁殖期成双成对、相互恩爱,而且在其他时间也在一起觅食、休息。甚至在万里迁徙中也前后照应,从不分离。天鹅雌雄配对后,总是亲密地生活在一起,形影不离。如果它的伴侣不幸死亡,剩下的一只就不再“娶嫁”,有的甚至悲痛得死去。

也正因为如此,天鹅被当地人看做是贞洁之鸟。

世界上有5种天鹅 ,巴音布鲁克保护区就有3种 。

虽然我们来到这里的时候,天鹅的数量不过十只,但是还是挺不错的。

旁边就是牛羊,但是似乎它们之间并没有干扰到对方。

资料显示,巴音布鲁克草原面积 22000 平方公里,海拔在1500 米至 2500 米之间,是我国仅次于鄂尔多斯的第二大草原,也是我国最大的天鹅栖息地。

所以没有看到很多的天鹅或许真的是我们来这里的时机不够好。

而游览完天鹅湖之后,天色也更加暗了。

天边还开始有闪电。

虽然知道肯定没办法看日落了,但是我们还是不想对不住出的门票钱,然后乘坐区间车继续往前走。

而就在这条路上,我看到了除了在飞机上看到过的云海之外最为壮观的云海。

下图是我在车上拍的一座寺庙,它后面的云海绝不仅仅那一部分,而是延绵了整个山脉,像是巨大的海浪定格在半空中,让人叹为观止。

而等我们下车的时候,天上的云已经是这种感觉。

因为已经开始下雨了,我们乘坐观光车快速地上到山顶观景台,此时天色已经基本暗了下来。

天边还有闪电,和当初在赛里木湖遇到的情形基本是一样的。

忍着风雨,我们狼狈地再去坐车,然后返回到酒店旁边的饭店,这次又叫着一定要吃顿好的,于是点了个野蘑菇炖鸡汤。

第八天:从雪山群中穿越而过,看最壮观峡谷

巴音布鲁克-天山大峡谷-库车

早上,我们从巴音布鲁克出发,前往库车。

经过一段草原路之后,我们很快进入了被雪山和石山包围着的公路段。

当我们从山上下来之后,路两边的景观也开始发生变化。

不久之后,我们就遇见了今天最初见到的景点。

其实也不算景点,都是在沿途中会遇到的,那就是大龙池小龙池和龙池瀑布。

下图则为大龙池的一部分。

大小龙池为高山区典型的冰川堰塞湖,形成时代为3万年以来的末次冰期的产物。其中大龙池海拔2490m,面积约2.5km平方米,平均水深30m,容积约7500万立方米,景色秀美,为南天山不可多得的高山湖泊景观,早在《大唐西域记》中就有记载。

上面的有湖的图都是大龙池,而下图则是水质看起来更好的小龙池了。

沿着公路往前走,很快,瀑布就在公路的左边出现了。

说到瀑布的成因,主要是由于冰川刨蚀作用的差异,造成了大小龙池支冰川谷高于库车河主冰川谷108m,在交汇处形成一个巨大的陡坎,大小龙池水流经此飞泻而下,因此构成了

壮观的瀑布景观。

看完了瀑布来到天山神秘大峡谷,景区大门就很气派了。

景区周边只有一家小商店,没有饭店之类的店铺,所以最好备点干粮带身上。

以下为景区信息。

门票45元一人,无需观光车。

以天山神秘大峡谷为核心的峡谷景观被 2004 年入选中国最美的十大峡谷之一。

一步入景区便更能体会到巨大的山势扑面而来的压倒感。

先来科普一下。

库车大峡谷地质公园位于古龟兹国之地发生褶皱构造的陆相中新生代砾岩、砂岩、泥岩等岩层在干旱气候条件,在季节性水流为主的作用下,伴有崩塌作用,形成以迷宫式峡谷与城堡式山岭为主的地貌形态。与典型丹霞地貌、雅丹地貌具有明显的区别,其广泛分布于天山南麓,塔里木盆北缘,西起乌什,经温宿、拜城、轮台,东到吐鲁番,东西长1000余千米,南北宽 50-100km。

总的来说,正如图片所示,景区由红褐色的巨大山体群组成,维吾尔语称“克孜利亚”(红色的山崖)。

大峡谷的岩层主要是沉积岩,后经天山山脉断裂和地壳运动作用,岩层发生了一系列波状弯曲,在峡谷侧壁上可以看到明显的褶曲和断裂线。

看看这对比感,人真的很渺小啊。

我们遇到的景区里一个维吾尔族的讲解员,说话很有趣。

因为一线天已经被堵了,所以我们走到这里也就回头了。

怎么看都觉得无比的壮观,所以说国内风景类型真的太丰富了。

离开景区,路上也能够看到和景区里面相似的景色,但是没有景区里面的好看。

来到库车,库车的治安比我们之前去的所有城市都要紧张,虽然街道上一片繁荣和平景象,但是无处不在的警察治安却让人忍不住绷紧了神经,深怕遇上什么事。

但是其实我觉得天黑了之后不出门就没问题了,白天应该不会有什么问题的。

之前知道了边防警察是不能被拍照的,不知道普通警察的话会不会被允许,所以趁着他们都背对着我看不清脸拍了一张。

这一晚我们住的酒店特别好,因为居然有自助晚餐,而且到了晚饭时间前台还特意打电话到房间提醒我们去吃饭,另外还有免费洗衣服务,真的给一百个赞都不过分。

第九天:探寻在沙漠旁边以捕鱼为生的古老村寨

库车-罗布人村寨-库尔勒

早上,我们从库车出发,前往罗布人村寨。

虽然天气不太好让我们有点沮丧,但是当看到路边的一箱箱杏子的时候,当即决定要买一箱。

都是刚成熟的杏子,我们也算是吃到了今年的第一批杏子,而且价格很便宜,像下图这种满满的一箱只要十五块钱。

而且还有很多干果类,我们除了杏子还买了提子,不仅超级甜而且还很大颗,价格也很实惠,价格的话我倒是忘了,但是买了三十块超级多的,后面我回到乌鲁木齐的时候还去了一下他们的干果市场,事实证明乌鲁木齐那里的价格会高很多,所以如果在路边有卖这个的话,真的几乎可以毫不犹豫就买了。

来到罗布人村寨,下图为景区的门票信息,门票四十元,观光车十元。

我是拿着两个人的门票和观光车票。

下图则为我们要乘坐的观光车。

罗布人把水草丰美、适宜居住之处统称“阿不旦”。

罗布人,也叫罗布泊人,是指被中国官方划归为维吾尔族的一支,生活在新疆罗布泊地区,操维吾尔语罗布方言、以打鱼为生的土著居民。传说罗布人力大无比,可倒拔红柳树 , 声音可传到三天路程远的地方。历史上 ,罗布人“结芦为屋 ,捕鱼为食”。其住房大多用红柳条和芦苇编扎而成 ,门用胡杨拼连 。

罗布人很早就居住在敦煌罗布泊一带,后来随着自然环境的不断变化而不断地迁移,但是他们的逐水而居的文化在这个罗布人村寨中却依然传承着。

胡杨树在他们的生活中似乎也是离不开的一种东西。

一直很想养条狗的我,看到趴在地上的狗,实在是太喜欢了。

多给它几个镜头。

我们在景区里面遇到的一位老人家,乍看之下很普通,其实他不仅是实实在在的罗布人,而且已经有一百零一岁了。

说起来,罗布人的长寿是很出名的。

1987年全国3700多名百岁以上的老人中,罗布泊周边有近900名,1989年全国评出健康百岁老人19名,又占6名,被国际自然医学界认定为全世界第四个长寿区。百岁寿星比比皆是,鹤发童颜,耳聪目明,百岁老人在当地做新郎也不足为奇,更别提下地干活、打鱼等农活。他们不吃水果蔬菜,不食咸盐,缺医少药.却很少生病。

而这其中的原因则和当地的一种罗布麻茶有关。

我们跟老人家打招呼,问他可不可以让我们拍两张照片,其实老人家既听不懂汉语也不会说汉语,这也是我后来才知道的,但是老人家还是很和善地停了脚步让我们拍照了。

景区里面有餐厅,也有跷跷板、秋千、旋转木马等游乐设施,很适合家长们带着孩子过来玩。

我们逛了一会儿,然后又遇到了刚才的那个老人家,虽然已经一百零一岁,但是老当益壮,正在专心制作着船只的模型,让人立刻联想到了他们历史上靠打渔为生的传统。

《回疆志》记载,“罗布人不食五谷,不牧牲畜,唯经小舟捕鱼为食,或采野麻,或捕哈什鸟剥皮为衣,或以水獭皮并哈什鸟之翎,持往城市货卖,易布为衣”。

罗布人村寨的地理位置很有趣,因为它的旁边就是塔里木河,而河的那边就是塔克拉玛干沙漠。

塔里木河,塔克拉玛干沙漠,多么熟悉的名词。

在高中课本里真的没少见到。

塔里木河由发源于天山山脉的阿克苏河、发源于喀喇昆仑山的叶尔羌河以及和田河汇流而成。流域面积19.8万平方千米,最后流入台特马湖,塔里木河全长2137千米,仅次于伏尔加河、锡尔—纳伦河、阿姆—喷赤—瓦赫什河和乌拉尔河,为世界第5大内流河,中国最长的内流河。

没想到会见到这么有名气的河流,当初见到长江黄河的时候我都没什么特别兴奋的感觉,塔里木的的河水并不清澈,但是一想到它从塔克拉玛干沙漠身旁经过,便觉得它实在太厉害了。

沙漠那边有商店,可以买吃的买喝的,也可以租滑沙板租鞋套骑骆驼等。

其他的价格我不是很清楚,但是饮料的话,价格基本是翻一倍呢。

在这里还可以乘坐动力三角翼,价格的话,我记得是三百块钱。

也可以骑骆驼,不过我看到他们的时候,似乎都处在脱毛期呢,但是看它们的脸还是觉得好萌。

终于踩上了塔克拉玛干沙漠,沙漠的沙子非常细腻柔软,阴天的好处在这里就体现出来了,因为沙子都不烫脚,我们于是都脱了鞋子,特别的惬意。

塔克拉玛干沙漠位于新疆南疆的塔里木盆地中心,是中国最大的沙漠,也是世界第十大沙漠,同时也是世界第二大流动沙漠。

虽然来到了这中国最大的沙漠,但是还是没有什么实感,因为沙丘的落差都挺大的,无法一眼望去将远方收入眼底,但是就沙子质量来说,真的很细腻,不过这也造成一个问题,那就是不敢把相机拿出来,因为沙子太容易被扬起来了。

正在玩耍的母子。

没错,就是这个坡度,我坐在上方,一直就看到沙子不断地往下流。

我们刚才上来的地方。

在库车千佛洞和敦煌铁匠沟第三纪古新世地层中部发现了胡杨的化石,至少也有6500万年的历史。《后汉书·西域传》和《水经注》都记载着塔里木盆地有胡桐(梧桐),也就是胡杨。维吾尔语称胡杨为托克拉克,意为“最美丽的树”。由于胡杨具有惊人的抗干旱、御风沙、耐盐碱的能力,能顽强地生存繁衍于沙漠之中,因而被人们赞誉为“沙漠英雄树”。

而其实对于胡杨树最多的赞誉还是那句话,“生而千年不死,死而千年不倒,倒而千年不朽。”

从罗布人村寨离开,我们来到了库尔勒的酒店。

放好行李之后我们步行出来,打算找一家店吃晚饭。

遇到一个卖馕的小店,他们卖的是芝麻馕,闻起来特别香,当然价格也只是很便宜的三块钱。

晚餐吃火锅,点了特别多的菜。

还有烧烤,只想说鱿鱼真好吃啊。

结账的时候,我们看到了店老板的女儿,有着小酒窝的可爱娃娃,原本是被她奶奶用小背篓背着的,奶奶知道我想给她拍照之后立刻将她抱出来让她站在了柜台上,不管是娃娃还是奶奶都好有趣。

第十天:大巴扎,金玉在其外也在其内

库尔勒-博斯腾湖-大巴扎-乌鲁木齐

在新疆游玩的第十天,也是我们在新疆的最后一天,但是天气还是不给力,依旧是灰蒙蒙的,难免让我们有点郁闷,但是去到博斯腾湖之后,景区的保安跟我们说我们是这天第一批客人,也是太有趣了,没想到还能够成为第一批进入一个景区的游客。

博斯腾湖看起来就像是一片海一样,如果事先不知道它是一个湖的话,初见到它的人必定觉得这就是一片海。

软绵绵的沙滩,无边的水平线,怎么看都是海。

就连沙滩上的布置都和海边一样。

说这是一个湖,你信吗?

其实,博斯腾湖在维吾尔语里面意为“绿洲”,是中国最大的内陆淡水吞吐湖。

《汉书·西域传》中的“焉耆国王至员渠城,南至尉犁百里,近海水多鱼”中的“近海”、《水经注》的“敦薨浦”,指的都是它。

所以你看,就连古籍中都将它称为海。

或许是因为生在广东那边,海看得多了,所以我对于它并没有太多的惊艳感,只是讶异于它的规模,对于身处内陆的人们来说,或许来到这里就能感受到海的宽广了吧。

而在我们停车的地方那一大片的花倒是让我惊喜,不知道这是玫瑰还是月季还是什么其他种类的花,但是对于这种层层叠叠的多重花瓣的花我真的没有什么抵抗力。

虽然模样差不多,但是种类并不单一。

在回乌鲁木齐的路上,又遇到一个风力发电厂,而且规模很大,我当时脑子混混沌沌的,一直想睡觉,隐约听到司机师傅在前面说什么亚洲最大的风力发电厂,可惜并没有听清楚这是个什么名字的风力发电厂。

终于回到乌鲁木齐了,路上的车辆也多了很多。

因为觉得千里迢迢来到这边,而新疆的干果又很出名,于是我们请司机师傅带我们去当地的干果市场,想买点东西带回去。

最有特色的应该就是巴旦木了。

巴旦木又称巴达木或巴旦杏,也有俗称薄壳杏仁,是新疆维吾尔人民最珍视的干果,主要产在天山以南喀什绿洲的疏附、英吉沙、莎车、叶城等县。

新疆巴旦杏是从古波斯(现今伊朗)传入。我国种植巴旦杏有一千三百多年的历史。

在《酉阳杂俎》、《岭表录异》有记载考证,唐书文中载:偏桃出波斯国,波斯呼为婆淡树。长五六丈,周四五尺,叶似桃而阔大,三月开花,白色。花落结实,状如桃子,而形偏,故为之偏桃。其肉涩不可唆,核中仁甘甜,西域诸国并珍之。

巴旦木是含维生素E最多的全营养食物之一,是一种富含维生素E和类黄酮抗氧化剂的健康食品。一把巴旦木(28克或者23颗)可以提供7.3毫克维生素E(相当于人体每日所需的一半),而维生素E可以有效对抗自由基,起到保湿护肤和减缓衰老的作用,此外他还有降低胆固醇等各种功效。

当然,各种提子也应有尽有,而且还有很多我们都没有听过的名字,真的来到了这边才知道原来提子的种类这么丰富,叫人大开眼界。

除了巴旦木之外,我们还买了不少红枣和枸杞,枸杞姑且不说,新疆的红枣真的是名声在外,像阿克苏红枣、若羌灰枣、和田玉枣、喀什大枣,各种类型的枣都有而且质量都很不错,我们买了若羌枣,口感特别好,觉得可以推荐一下。

买完东西,我们准备吃个午饭就去火车站回广州了。

顺带逛一下大巴扎。

于2003年6月26日落成,作为目前世界上规模最大、设施最先进的巴扎——国际大巴扎位于新疆乌鲁木齐市天山区南端的二道桥商业圈,是一座集旅游观光、民族商贸、餐饮、民族艺术展示、零售五大业态为一体的旅游观光景区。

巴扎第一观光塔建筑原型取自阿拉伯早期筑“光塔”,塔体以维吾尔传统砖石拼接工艺外敷,伴有维吾尔族特有的“十二木卡姆”大型浮雕,内设电梯直通塔顶“西域史诗”展馆。

没错,就是想下图左边这个,实物更壮观一点。

我们过安检进入大巴扎,然后开始闲逛。

想不明白为什么要给马戴个头套呢。

“巴扎”是阿拉伯语“市场”、“集市”的意思,在信仰伊斯兰教的国家和地区,“巴扎”的规模是当地经济发展、市场繁荣的重要标志。

此前世界上规模最大的“巴扎”是土耳其共和国的伊斯坦布尔大巴扎,而新疆国际大巴扎建筑面积近10万平方米,拥有3000个民族手工艺品商铺、3000平方米的广场、可容纳 1000 人就餐的民族宴会厅、80米高的观光塔、气势宏伟的清真寺,商用电梯、电扶梯多达55部,不仅比伊斯坦布尔大巴扎多9000平方米,硬件设施、文化氛围也大大超过伊斯坦布尔大巴扎,堪称“世界第一大巴扎”。

新疆的孩子长得都很漂亮,很有外国人或者混血儿的感觉。

这个小萌娃一直站在中央,就笑嘻嘻地看着大家疯玩。

关键是,长得太可爱了。

大巴扎里面,有很多卖特产卖玉器的店铺。

最重要的,不是只在外面逛一下,一定要进去看一下。

大巴扎里面就像一个巨大的购物商场,形形色色的商品被展示着,让人想一直逛下去。

首先吃的当然是一个很重要的方面,干果也好,药材类也好,都特具新疆特色。

对我来说,最吸引人的还要数它的那些闪闪发亮的,色彩缤纷且艳丽的首饰、民族小物等商品了。

下图这种乐器,我觉得它应该是萨它尔,但是又不敢百分百的确定。

萨它尔,维吾尔族弓拉弦鸣乐器。

而下面四张图同样是一种乐器,叫做达普,也就是手鼓,它是中国维吾尔族击乐器。由木框、一面蒙羊皮或蟒皮,框内环列小铜圈或小铁环制作而成。

维吾尔族人民离不开达甫鼓,无论是平时娱乐或婚礼喜庆,赛马叼羊都有达甫鼓的身影。每当人们看到维吾尔族的歌舞时,总会听到清脆悦耳的手鼓声。左手执鼓,右手击奏,因在击奏时发出"达"和"甫"的不同意响而称之为"达甫"。

而当你看到这些精美的达普之后,你会觉得它的艺术性已经不仅仅存在于它的音乐性上,还在绘画上表现了出来,这种乐器所蕴含的艺术价值也更加丰富了。

除了乐器之外,还特别具有艺术性的还有那一匹匹布料。

上面繁绣的绣花,繁复规整的花纹,每一匹都像是画作一样。

而原谅我的浅薄无知,并不知道这是什么织绣或是其他之类的,看网上的资料,说新疆柯尔克孜族女子的将织布与刺绣作为一生的功课,但是我并不清楚这其中有没有关联,或许并没有任何的关系,但是新疆这个地域所特有的繁复的花纹与浓烈的色彩却值得让我们将它们烙在心里。

还有不少像是工艺品的壶之类的东西,也是华丽得很。

这个可能是首饰盒吧。

这个上面说到的达普。

很有设计感很华美的耳坠,女孩子看着都会心动吧,虽然这种华丽的款式不适合日常生活,但是总感觉看着就觉得很满足了。

同样华丽得不行的手镯等首饰。

画作,颜色浓烈。

右边是当地人戴的帽子吧。

因为时间不多了,我们也没敢逛太久,发现有个民族工艺馆也不打算去看看了。

餐厅名字,因为餐厅装潢很有特色而且菜还不错,所以我就将它公开一下吧,因为也是顺手拍了。

餐厅里的灯饰是一大亮点。

还有这种像是旧上海的相关剧里经常出现的......叫什么来着?

重头戏——烤鱼。

没想到在新疆的最后一顿饭会吃上烤鱼,而且味道也很好。

酒店住宿

1.赛里木湖

2.伊宁

3.昭苏

4.琼库什台

5.特克斯

6.那拉提

7.巴音布鲁克

8.库车

9.库尔勒

费用总结

实用攻略

首先要说的还是我一直都在找的大晴天旅行网吧。

已经成为老主顾的我,走了他们的大部分线路,一直都很满意,并且也将它推荐给了我的朋友,如今她正在四川那边玩着,看着她每天发的小视频发的图片,就觉得这种旅行真的好啊,作为旁观者之后才更加了解大晴天旅行网所倡导的这种旅行方式的魅力所在。

所以,如果你也喜欢自由深度的旅行的话,不喜欢跟着大团玩的话,不想去购物点的话,那不妨也看一下他们官网上的线路吧,或许就有你喜欢的呢?而且四人成团的模式也很适合好友组团或者家族旅行,也更有私密感不用顾忌着外人,过来人可以很肯定地说一句,这种自由洒脱的旅行模式是会让你上瘾的。

下面是各景区门票信息。

1.赛里木湖门票信息

门票每人70元

下图则为详细的免票半票和团体优惠信息。

2.中哈合作中心参观指南

如持有护照则可以直接通行进入,无需门票。

没有带有护照的话则要办理通行证。

3.霍尔果斯国门景区

门票三十元。

4.夏塔

5.昭苏湿地公园

我记得当时是要收费每人30元的,不过经过一番讨价还价,貌似我们最后是以一辆车30元的价格进去了。

6.喀拉峻

喀拉峻的门票收取方式有点特别。

像我们从琼库什台骑马进入喀拉峻景区的,因为我们进入的是东喀拉峻,所以只收取东喀拉峻的门票四十元,由于我们还要再乘坐观光车离开景区,所以观光车价格也只收取一半(原价90元)。

下图则是我们从琼库什台来到喀拉峻的草原上的景区门票收取点时拍的图片。

下图则为喀拉峻的组成部分以及门票价格和观光车票价。

下图为优惠减免政策。

7、野罂粟花海

我们进入了两片花海,一片收费每人五元,还有一片像下图这种花特别多的收十元。

8、野芍药花海

和野罂粟花海一样,在花海入口处有当地人正在收费,要进入花海的话,需要每人二十元,但是可以讲一下价,最后我们六个人,只收了四个人的钱。

9、那拉提

以下为那拉提景区的门票信息。

那拉提门票95元,两日内有效,而观光车票则根据地点不同而有所不同,如果第二天还想继续游玩的话,则要另外购买观光车票。

那拉提景区游览线路分为三条,每条线路的观光车票需要另外购买。

其中,线路一:森林公园度假区区间车票40元往返

线路二:空中草原区间车票60元往返(我们选的就是这条线路)

线路三:盘龙谷道观光区区间车票100元往返。

10.巴音布鲁克

巴音布鲁克门票65元和区间车90元是必须的,另外的20元的观光车可以不买。

11.罗布人村寨

罗布人村寨门票40元,观光车10元。

进入景区最好带上水。

12.天山神秘大峡谷

门票45元,无需观光车。

景区内干燥,可以带点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