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022-6826

呼伦贝尔大夏日清凉深度行,蓝天白云青草花海群马组图

游记来自大晴天旅行网驴友的热心奉献

序言

关于心中那片草原......

  杰克·凯鲁亚克在《在路上》曾经写道,“你的道路是什么,老兄?乖孩子的路,疯子的路,五彩的路,浪荡子的路,任何的路。到底在什么地方,给什么人,怎么走呢?”

  我曾经小心翼翼,想要循规蹈矩的、与人重复的路,但是后来发现,那些没有人走的路,少数人走的路才有更好的风景,人生于自然,总是有着回归自然的本能。可是如今在城市的高楼林立和车水马龙中缠绕的已经不是抬头看星低头看草的安静了。也许正是因为这样,所以才更加懂得“一川草色青袅袅”的诗意来得艰难,“天似穹庐,笼盖四野”的苍茫难寻踪迹,而“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也已经输给了霓虹灯的炫彩和城市中的雾霾。

  “极目青天日渐高,玉龙盘曲自妖娆。无边绿翠凭羊牧,一马飞歌醉碧宵。”

  草原,跑马,川流,星野,繁花。

  听起来,就是呼伦贝尔了。

  而夏天的呼伦贝尔,就应该是这样子的。

  呼伦贝尔市总面积26.3万平方公里,相当于山东省与江苏省两省之和。是全国面积最大的一个地级市。也是“世界上土地管辖面积最大的城市”。

  中国著名历史学家翦伯赞曾经说过,“呼伦贝尔不仅现在是内蒙古的一个最好的牧场,自古以来就是最好的草原,这个草原一直是游牧民族的历史摇篮。出现在历史上的大多数民族:鲜卑人、契丹人、女真人、蒙古人都是在这个摇篮里长大的,又都在这里度过了他们历史上的青春时代。...呼伦贝尔草原不仅是古代游牧民族的历史摇篮,而且是他们的武库、粮仓和练兵场。他们利用这里优越的自然条件,繁殖自己的民族,武装自己的军队,然后以此为出发点,征服内蒙古中部和西部的诸部落或更广大的世界,展开他们的历史性活动。”

  这样一片真正“地大物博”的土地,有着许多我向往的东西,一望无际的草原,草原上盛放繁花遍地,马匹在草地上奔跑,牛羊在河边信步,牧民们站在洁白的蒙古包前面露出淳朴暖心的笑容,诸多这样的画面在我尚未动身前往呼伦贝尔时就已经在我脑海中闪过,而除了草原风光这一点吸引我之外,蒙古族的历史人文尤其是其萨满信仰文化在现代文明中显现的神秘与原生态更让人心生向往,虽然它主要在成吉思汗建立蒙古汗国以前在蒙古地区占支配地位,在明清两朝藏传佛教在蒙古地区兴盛起来之后其支配地位就已经渐渐丧失,但现今它仍旧以祭祀、占卜、治病活动等形式不同程度地存在于部分蒙古族人民生活中,因此,我心想着如果有幸近距离接触这种崇尚自然的神秘宗教的话那就太好了。

  毕竟旅行这件事,是要亲自走过那条路,亲身感受过路上的文化,那才叫“旅·行”的。

呼伦贝尔北线夏日六日行预告片

路上的风景永远比想象的美

关于线路的选择

呼伦贝尔太大-北线还是南线-这是个问题

  呼伦贝尔的旅游线路主要分为南线和北线。

  其中南线线路主要是“海拉尔—陈旗(巴彦库仁)—满洲里—呼伦湖—成吉思汗拴马桩—金海岸—宝格乌拉圣山—贝尔湖银海岸—西旗(阿拉坦额莫勒)—东旗(巴彦库仁)—诺门罕战争博物馆—阿尔山(兴安盟)—红花尔基—巴彦呼硕—鄂温克旗(巴彦托海)—海拉尔”。

  这条线路路线较长,途径牧业四旗,其中有浩瀚无边的呼伦湖(又叫达赉湖,清朝初期开始当地蒙古人将其称为“达赉诺尔”,达赉是蒙语“海”的意思,诺尔是蒙语“湖”的意思,“达赉诺尔”即“像海一样的湖”),有留下成吉思汗拴马轶事拴马巨石,有无边的草原,有中蒙交界的贝尔湖,有遍布温泉的阿尔山,有国内樟子松分布最大面积的红花尔基......在今年一月份我曾做好了独自一人前往阿尔山的准备,可是后来临时改变主意,所以最后是选择了东南亚,所以对于阿尔山,我是抱有极大的遗憾的,但是最后我并没有选择南线出行,其中的原因,主要源于北线线路一个极大的特点,那就是北线线路有大部分是沿着额尔古纳河行进的。

  额尔古纳河是一条有故事的河流,迟子建的《额尔古纳河右岸》中所表现出来的萨满文化以及蒙古族族群的“神性”、“诗意”以及“隐痛”,无不使人对其充满向往。

  北线的线路主要为“海拉尔—陈旗—根河—莫尔道嘎—临江—室韦—恩和—白桦林——额尔古纳湿地—黑山头—边防公路—满洲里—呼伦湖—海拉尔”。其中,从莫尔道嘎到满洲里这一段路就几乎都在额尔古纳河旁边行驶了。

  而关于我们的具体行程,在通过我们和大晴天旅行网的商议之后,最终敲定了北线的六日行程。这个旅行网是我在大学时策划去四川班级游就联系过的旅行社,一直都很喜欢他们的自由行模式,这些年也有关注他们的动态,所以这一次到呼伦贝尔出游果断的联系了他们。

后续的体验证明我们的决定是非常明智的,他们为我们安排的住宿,行程,用车以及司机都非常棒,尤其是司机杨师傅,由于常年在呼伦贝尔走动,所以对于草原路况十分清楚,对于各处的人文风俗以及地理历史知识都让人望尘莫及,堪比专业导游,而且张师傅为人直爽幽默,偶尔忽悠我们几句,惹得我们后知后觉地大笑,使我们和拼团的另外两位同伴迅速地熟络起来,如今想起来也觉得十分开心。

  D1 海拉尔一金帐汗一莫日格勒河一根河湿地日落一额尔古纳

  D2 额尔古纳一根河风光一白桦林一敖鲁古雅民族乡一莫尔道嘎镇一太平村

  D3 太平村一月牙泡一老鹰嘴一临江一室韦一七卡一恩和

  D4 恩和一边防公路一乌兰山一太极八卦湾一五卡一黑山头

  D5 黑山头一胡列也吐湖一满洲里

  D6 满洲里一猛犸公园一呼和诺尔一海拉尔

交通

  (1)海拉尔是呼伦贝尔草原的中心城市,算是进入呼伦贝尔草原的必经之地。

  机场方面:境内有呼伦贝尔东山国际机场,目前已经通航国内外非常多的城市。

  铁路方面:有海拉尔站、海拉尔东站等铁路车站,境内有滨洲铁路、伊敏线两条铁路和多条联络线。

  公路方面:海拉尔区是省道201、省道202、301国道和G10绥满高速公路的交汇处。

  从广州到海拉尔有直达航班,可是一方面由于考虑到经济型,另一方面考虑到如果从广州直飞海拉尔,也需要在北京进行转乘,中间换乘等候时间在五个小时到十五个小时不等,所以我们选择先从广州飞到哈尔滨,再在哈尔滨火车站乘坐火车前往海拉尔,这样下来,我们不仅每人节省了将近九百元,而且还能够将哈尔滨作为中转站逛一圈。

  飞机——火车换乘至海拉尔时,可考虑夕发朝至的列车,建议车次:

  1.K7091次(哈尔滨火车站18:52发车,次日早晨05:35到达海拉尔站)

  2.K1009次(哈尔滨火车站19:23发车,次日早晨05:58到达海拉尔站)

  3.2623次(哈尔滨火车站20:35发车,次日早晨07:10到达海拉尔站)

  4.K7083次(哈尔滨火车站20:40发车,次日早晨07:50到达海拉尔站)

  附回城程车次建议:

  1.K7084次(海拉尔站19:02发车,次日早晨06:34到达哈尔滨站)

  2.K7092次(海拉尔站19:52发车,次日早晨06:53到达哈尔滨站)

  3.K1010次(海拉尔站21:03发车,次日早晨08:50到达哈尔滨站)

  当然,最主要的是,我们要在行程中使用的交通方式,由于考虑到这个行程路途并非是普通旅游大巴能够进入的大众休闲旅游线路,我们决定选择将越野车作为主要的交通方式。

  网站上关于呼伦贝尔越野车队的信息量十分巨大,但是我也担心这些信息良莠不齐,怕普通车队公司没有足够的保障,所以联系了大三时候曾经因为班级集体旅行而曾经洽谈合作过的大晴天旅行网,确定他们的线路后,与他们的负责人进行了咨询,得知他们的越野车业务是至少四人成行(四人团费),而正好有两位团友打算拼团,因此我与朋友商量,决定和他们一起拼团,四人一辆车,算是正式完成了交通的预定。

  (广州——哈尔滨)

  (海拉尔——哈尔滨)

  (哈尔滨——广州)

前期准备

1.相机,这次带了一部松下的LX7,像素尚且还可以,只是因为只带了一块电池,所以导致有些地方顾不上拍,所以有些美景就只能放在心上了。

2.外套,这次带了三件秋装的外套,其中一件连帽的中长外套,实在大爱,草原和山里风大,带了一顶帽子,可是完全用不上,风一吹就要追着跑,再加上紫外线强,所以还是强烈推荐连帽外套。

3.裙子,这次还带了一件棉麻白色长裙,可是不推荐,只穿了一天,结果因为在草原上走的时候被划伤了腿所以染了血迹竟然洗不掉了,心疼,而且草原中风景太多,穿着长裙上下车实在不方便。

4.现金和招行卡,在离开海拉尔之后要取钱的话实在是不容易,所以还是推荐要多带点现金在身,带招行卡的话,主要是因为招行卡实在是太赞了,跨行跨地不收取手续费,手动再点一个赞。

5.药物(这个一点都没准备),没有准备是因为我不晕车,也没考虑到草原中蚊虫比较多,所以还是推荐要准备一些晕车药以及防蚊虫的药物或花露水,同时也建议带上口罩,草原上紫外线强烈风也很大,爱美的妹纸可以借此抵御一下外在的伤害。

注意事项

(一)天气及衣物选择

呼伦贝尔夏季(6-8月份)昼夜温差变化较大,白天气温在30摄氏度左右,晚上可能就只有10摄氏度左右,而且天气随时急剧转变,所以第一建议出行前准备充足的厚衣物、轻便易穿的衣服,随时增减,以免受凉感冒。

第二,由于夏季草原上有长刺的草和蚊虫,所以最好穿运动鞋而不要穿凉鞋,穿短裤的男士和穿裙子的女士应带上长裤,视需要及时穿上。拍照的话,建议女孩子穿颜色艳一点的长裙,在绿草的映衬下效果很好(白裙其实也很不错,但是黄色的话,感觉有些微妙啊,在绿色里面会显得很好看,但是有些草原上会有大片的黄色花朵,黄色长裙在其中突出感不强,所以见仁见智吧)。

第三,建议女生带一披肩或纱巾,草原上风很大,女生穿着长裙,拿着随风飘起的披肩画面感真的太好了,拍照的话一定很好看。

 

(2)药物

为避免蚊虫叮咬及水土不服等情况的发生,建议自备一些药品,如花露水,清凉油,感冒药,腹泻药以及晕车药等。另外,草原的居民多为蒙古族,餐饮以肉类食品居多,南方人去了可能会不太习惯,可以提前准备一些常用的健胃消食的肠胃药,以备不时之需。

 

(3)手机信号及WiFi

在草原上的时候,若是距离村镇远,手机信号会变弱甚至没有,所以选择自驾的朋友尤其要注意,如果不认路,要配备车载导航或者选择自由行包车,因为手机导航失灵的几率很大。

但是到达餐饮店和住宿点之后,一般都会有信号,因此不用太担心通讯问题。

目前WiFi在呼伦贝尔草原上的小城镇中也算普及,吃饭的时候部分饭店提供WiFi,而宾馆酒店一般都会有信号比较好的WiFi,我们在六天的行程中,极少遇到过晚上无法使用WiFi的情况。

 

(4)购物

我们这次行程中并没有购物的安排,但是难得来一趟总是要买些东西回去的,在我看来,适合的购物地点,首推海拉尔,其次为满洲里,其他的地方都是很小的城镇或乡村,所以并没有太多的购物选择。

如果要买手信的话,可以到海拉尔市内的友谊商场进行购买,这里是海拉尔市民日常经常去的超市,所以可以买到很正宗的本地特产,包括蓝莓干、蓝莓酱、牛肉干以及奶制品等等,而海拉尔其实有两家友谊商场,一大一小,大的人流较多,因此如果不想排队的话,可以到店面较小的那家,商品完全是一样的。我们在回到海拉尔之后,两个人自己去了一趟小的友谊商场,给人的感觉的确很不错,种类非常齐全,价格也很亲民。

而满洲里的话,放眼望去几乎全是纪念品店铺,随意走进一家,里面便是琳琅满目的俄罗斯套娃以及巧克力、牛肉干、奶片、奶条等各种商品,本土生活气息较淡,仿佛已经成为了一座巨大的纪念品商城。

 

(5)旅游保险

出门旅游,最好还是购买旅游保险,以获得足够的人身保障。由于我们在大晴天旅行网中的消费项包含了个人意外险20万,旅行社责任险每人60万,以及车辆第三方责任险,所以并没有再购买其他的保险项目。

 

 

(6)民俗禁忌

进入草原,或许会和牧民或蒙古族居民近距离接触,因此我们也需要入乡随俗,尊重他们的一些民俗禁忌。

A.火忌:蒙古族崇拜火、火神和灶神,认为火、火神或灶神是驱妖避邪的圣洁物。所以进入蒙古包后,禁忌在火炉上烤脚,更不许在火炉旁烤湿靴子和鞋子。不得跨越炉灶,或脚蹬炉灶,不得在炉灶上磕烟袋、摔东西、扔脏物。不能用刀子挑火、将刀子插入火中,或用刀子从锅中取肉。

B.水忌:蒙古族认为水是纯洁的神灵。忌讳将不干净的东西投入河中。草原干旱缺水,逐水草放牧,无水则无法生存。所以牧民习惯节约用水,注意保持水的清洁,并视水为生命之源。

C.忌蹬门槛:到牧民家作客,出入蒙古包时,绝不许踩蹬门槛。农区、半牧区的蒙古人也有此禁忌。

D.忌摸头:蒙古族忌讳生人用手摸小孩的头部。旧观念认为生人的手不清洁,如果模孩子的头,会对孩子的健康发育不利。

E.忌打狗:在呼伦贝尔草原,凡是游牧的蒙古人家,都养着2个以上的狗,而且这些狗的个头都比较大,样子凶猛。蒙古人认为,狗是人类忠实的朋友,尤其在游牧生活中,狗是其主人的好帮手。所以,蒙古人对狗充满了人性化的关爱。在日常生活中,到牧民家做客或相互串门时,要在蒙古包的附近勒马慢行,待主人出包迎接,看住狗后再下马,以防狗扑过来咬伤人。不能见狗咬,就骂狗打狗,闯入牧人家中。这便是打狗要看主人之礼。

F.作客忌讳:蒙古人热情好客,形成了一套完整的接待宾客的礼仪。同时,对到来的客人也有一定的礼仪要求。通常情况下,客人进蒙古包时,要注意整装,切勿挽着袖子把衣襟掖在腰带上。进入蒙古包后,忌做佛龛前面,要坐到炉灶的右侧,不能乱伸腿或脱鞋,主人端茶敬酒时,要用双手接过来。说话时,不能用刀、筷子等物指主人的头部,不能再包内吐痰。

中转站:哈尔滨

中央大街-圣索菲亚大教堂

  从广州到哈尔滨,哈尔滨于我而言是一个“解脱地”的,在登机之前我便发了朋友圈,对朋友们炫耀“我要去避暑了。”,六月的广州,是酷暑与暴雨轮番轰炸的时节,知了开始聒噪,炙热烘烤人群,或是滂沱大雨说来就来,不给人一点准备,我爱着这座城市,却又恼着它的夏天,所以,在达到哈尔滨之后,我首先关注的不是它的样子,而是它的天气。

  下午一点到达哈尔滨机场,地面温度29摄氏度。

  我感叹着原来哈尔滨并没有我想象中那么凉快,可是凉风扑面而来,瞬间消除了我对这座城市的一丝丝失望——它还是比广州凉快的。

  从哈尔滨到海拉尔,我们还需要在火车上度过十个小时左右的时间,而下机后距离傍晚六点五十几分的火车还有四五个小时的时间,所以我决定在哈尔滨机场直接先到中央大街和圣·索菲亚大教堂逛一下。

  Tip:哈尔滨机场出来后,会看到提示牌,从哈尔滨机场到中央大街以及火车站等地方都有大巴票出售,价格为20元,从哈尔滨机场到中央大街大概50分钟。(图中1/2/3号线均售价20元)

  午后的中央大街,随处可见的商业招牌,随处可见的雪糕冰棒,做成冰雕模样的天鹅雕塑染着污迹,人们四处来往,与南方建筑截然不同的高楼店铺显示出俄式的美感,杨树的絮在空中四处飘飞,却还是和雪花的飘飞迥然不同。

  或许是因为冬天的中央大街声名赫赫,所以夏天的中央大街反倒显得幽静普通。

  葱葱郁郁的树木在不平整的石路上投下斑驳的阴影。

  我们有些后悔拖着行李箱来这里了,箱子在石路上磕磕绊绊。

  Tip:从中央大街到圣索菲亚大教堂,步行约20分钟。

  圣索菲亚大教堂在希腊语里的意思是上帝智慧,是一座始建于1907年拜占庭风格的东正教教堂,为哈尔滨的标志性建筑。1986年,哈尔滨市人民政府将其列为一类保护建筑;1996年经国务院批准,被列为第四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设计者为俄国建筑设计师科亚西科夫。整座教为庭式建筑,中央一座主体建筑有个标准的大穹窿,红碑结构,巍峨宽敞。通高53.35米,占地面积721平方米。  

  阳光底下的圣索菲亚大教堂显示出华丽的纹理,白鸽、灰鸽、黑鸽在它周边环绕飞过,使人感觉到这座城市有一股使人心神松动的神韵。

Tip : 圣·索菲亚教堂内部现作为“哈尔滨市建筑艺术博物馆”使用,入内需要购票,成人票价格为20元/人,儿童、学生10元/人,开放时间为8:30-17:00。

从圣索菲亚大教堂离开,我们走到街边,乘坐公交前往哈尔滨火车站。

Tip : 圣索菲亚大教堂和哈尔滨火车站只有一个公交站的距离,可到建筑艺术广场(地段街)乘坐8路或到建筑艺术广场站(兆麟街)乘坐28路公交到哈站(红军街)下车。

当早上三点四十多分我从逐渐吵闹的车厢中惊醒过来时,抬头便看见了窗外明亮的晨色以及迅速往后退的沿途风景,感觉这真是一件太奇妙的事情了,我二十多年的人生,第一次在早上三点多看到了天亮和日出,顿时觉得,在这边生活似乎是一件非常棒的事情,若是觉得时间不够用了,夏天就来这边好了,白天的时间长了,感觉人生的长度也延长了一样,这样的想法似乎很有道理,但是我又忍不住被自己逗乐了——二十四小时,时间多与不多,不都只是在个人作息和控制力上面吗?像我这种夜猫子,大学以来每天都熬夜,想要改掉这个作息习惯似乎是很难了。

早上五点多,火车终于到达海拉尔站了,一出站,就感受到了中国北边与南边的明显差异,一下子仿佛来到了秋天,我穿着秋装外套,可是在早晨的海拉尔还是觉得手脚冰冷。

由于旅程要等到第二天才正式开始,所以我们先在海拉尔那个华汇购物广场附近找了个宾馆住下,顺便在旁边逛了一下,期待着第二天。

第一程·遇见“天下第一曲”莫日格勒河

金帐汗-莫日格勒河-根河湿地日落-额尔古纳

  第二天一早,大晴天旅行网为我们安排的司机杨师傅就来接我们了,然后再去接那两位一起拼团的团友,吃完早餐后正式出发。

  从海拉尔市区出发之后不久,我们就看到了缓缓流淌的海拉尔河,杨师傅跟我们解释,海拉尔河源于大兴安岭,因为它的两岸过去长满了野韭菜,“野韭菜”蒙古语为“哈利亚尔”,音译为“海拉尔”,所以海拉尔这座城市才因此得名。

  而我们看到的海拉尔河两岸绿意盎然,一片葱翠,不知道是否还生长着那些赐予它名字的野韭菜,我们当时因为出发而太兴奋,竟然忘了问问杨师傅,算是在心底留下了一个小小的疑问。

  河车子渐渐驶入草原地区,窗外的风光也渐渐从市区街道变成了一望无际的草原。

从车窗里拍下的草原和蓝天因为玻璃而变得色调过冷,可是实际上夏日的草原充满了盎然的生机,杨师傅笑着对我们说草原深处那才叫好看,或许是因为他看多了这样的风光所以才不知道我们对于这样的天地已经有多喜爱了吧。

车子进入草原之后不久,杨师傅就停了车,让我们下车去拍照玩耍。

一大片的黄色小菊铺陈在我们眼前。

明代有一位诗人曾经说“江南二月花如海”,可是他一定没看过六月的呼伦贝尔,那一片无边无际的黄花才真的犹如海浪一样,若是说得温婉些,白居易的“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反倒也很适合眼前的一切。

明明夏天已经来了,可是草原却是刚进入春天的感觉。

  离开那一片花海,我们的车子继续往前面走,然后就到了金帐汗蒙古部落。

  2世纪末13世纪初,成吉思汗起兵并征战于此,最终占领呼伦贝尔草原,统一蒙古各部落,成为一代天骄。金帐汗蒙古部落的布局仿照成吉思汗的行帐建成,是呼伦贝尔市目前唯一以游牧部落为景观的旅游景点。门口道路两侧横放着50个古代巨大的战车轮子。景区内消费较高。

  金帐汗就位于呼伦贝尔草原“中国第一曲水”——莫日格勒的河畔,由数不清的“S”状河道连在一起总长度近千里的莫日格勒河盘绕于陈巴尔虎草原深处,金帐汗部落建于边沿,陈巴尔虎草原被当地人称为“天堂草原”。因此可想而知这其中的草原风光该有多么迷人。

  从金帐汗离开,我们很快就看到了“九曲十八弯”的莫日格勒河。这里曾经被老舍先生誉为“天下第一曲水”,它的直线长度仅290公里,但是弯弯曲曲的河道总长却有1000公里,因此弯曲情况可想而知。

  周围有不少的越野车车队,大家都奔着莫日格勒河而去了。

  蓝天白云和羊群,似乎是草原的标配。

  一下车,我们就看到了在不远处的一个小小的敖包。

  敖包也叫“脑包”“鄂博”,蒙古语音译而来,意为“堆子”,原本是以石块堆成的道路或疆界的标识,后来逐渐演变成祭祀山神、路神和祈福的场所。

  我们穿过一根拦路的铁丝(周边有铁丝网,应该是牧民安置的,上面有些地方还挂着羊毛,估计是羊群从铁丝网经过时不小心被勾到的),然后往莫日格勒河的方向走。

  风很大,可惜现在的草原并没有“风吹草低见牛羊”的高度。

  可是有莫日格勒河这等颜值,随手一拍都是好照片啊!

  不知道老舍先生当年见到莫日格勒河之后,对于除了“天下第一曲”这个美誉之外还有什么感想,当年他所见到的,是不是比我们现在见到的还要美。

  蓝天和白云都显得很低,草原上有零丁的小白花,莫日格勒河蜿蜒不断,以优美的弧形向着远方回转延伸,有牛羊在它绕过的草地上悠闲自得地吃草,有车辆停在它身边,驻足不前,有车子从它身边驶过,扬起一阵黄白尘土。

  我站在高处,俯视着它的身形,心中已经想不到更多的词语来形容它。

  城市中的喧嚣与这里相比,到底算什么呢?

  回头看,牧民的房子就伫立在一个高坡上,此时他一定守在河畔那群羊那里吧。

  杨师傅似乎是要在一天之内给我们看完草原的美景,在离开莫日格勒河不久,又是一片花海呈现在我们面前。

杨师傅告诉我们,这些紫色的花就做马莲花,当然,它还有个名字叫做马兰花。因为美丽而又略显神秘的外表,所以它的花语为“神秘”。

  在车上,拼团的萧哥和宋姐一直问杨师傅关于呼伦贝尔的各种事情,从牧民的生活到蒙古人的宗教信仰以及当地的一些发展,我在后座听着他们聊天,除了感叹杨师傅的见多识广,也感叹宋姐他们的求知欲,相比起自然风光,宋姐似乎更加喜欢人文的东西,我觉得这的确是应该这样才算得上是真正的旅行。如果一味追求风光而忽视当地的人文风俗的话,那就会使得旅行少了很多内涵和意义。

  所以说实话,我很感激旅途上能够遇上他们三位。

  而我的小伙伴小蒙则非常遗憾地在这几天的时间里身体不适,所以一路上基本都没怎么说话,我看着也是觉得有些惋惜,希望沿途这么多的好风光能够弥补一下她身体的不适带来的遗憾吧。

  午饭时间,“威武”的货车停在饭馆面前,显得大气磅礴。

进入草原的第一顿饭,蒙古奶茶、手抓羊肉怎么可以错过!服务员给我们每个人发了一把小刀,让我们“手割羊肉”用的。

  喝惯了甜奶茶,第一次喝咸奶茶还真有点不适应,但是据说当地人都很喜欢这个,热水瓶里装的就是这种奶茶。

  桌上还有一大堆的酱料,让我们自行搭配,野韭菜似乎不仅在海拉尔出名,在草原各处都有它的身影啊(随后几天饭桌上野韭菜也常出现)。

  羊肉一点腥臊味都没有,听杨师傅说,这些羊肉都是饭店主人家当天一大早宰杀的,超级新鲜。

  吃完美食,继续启程。

  我们这一天的目的地是额尔古纳市。

  额尔古纳市在我们这次行程中是一个有着非常浓厚的历史人文意义的地方。

查阅历史,公元1世纪,拓跋鲜卑的祖先曾经在此长期居住。隋唐时期,蒙兀室韦部落在这里游牧狩猎,于公元8世纪时外迁到外蒙古高原肯特山区,故系举世公认的蒙古族发源地。公元12世纪,一代天骄成吉思汗统一蒙古高原时又打回呼伦贝尔,在额尔古纳河畔整军修武,一举打败札木合,收降瓮吉剌,统一蒙古各部。

  路过路边的马群和花海。

大概下午三点多我们就到了,先到宾馆里收拾好行李,然后小伙伴说要买点水果,我们就一起出门了。

其实在进入海拉尔之后,虽然已经是六月份,但是空气非常干燥,我在海拉尔住了一个晚上就喉咙痛了,而且越往北边走越是严重,所以建议大家可以随身带一个喷雾小瓶子,里面装些水,随时可以喷一下,当然,更重要的还是要多喝水多吃点水果。

额尔古纳市的街道,超级干净的。

建筑风格和大城市里千篇一律的风格不同,颇有些童话的趣味和美感。

走到宾馆对面,那里有一家小小的蔬果店铺,我们走进去,店主是个双颊被晒出红晕的大姐,看见我们进来,微微一笑,顿时暖了我们的心。

额尔古纳市的水果和我平日在广州购买的价格相比相差不是很大,不过后来杨师傅告诉我,如果是冬天的话,那这边的水果和蔬菜都会贵到不行。

 

下午六点多,我们准备去看日落了。

车子一路驰骋,右边是低矮的木屋民居,有栅栏,有或红色或蓝色的屋顶,左边是一大片一大片的农田,里面似乎已经播了种,但是还看不出种了些什么,大型的节能喷灌机械像巨大的怪物一样横在黑色的土地上,依靠着轮子缓缓移动,两边各自洒出一排的水雾。

车子转了个弯,穿过十几户民居,朝着背后的山坡开上去。

我们似乎都太小看额尔古纳市傍晚山顶的风力了,我们一下车就感觉到自己被风推着走,风又大又冷。

在山顶上能够看到根河湿地那一大片树林。

杨师傅告诉我们,国内其他湿地基本都是“草本湿地”,而根河湿地则是“木本湿地”。

因为分布的都是树木而非水草类植物。

根河湿地很美,日落却还没来,实在熬不住那寒风刺骨,杨师傅提议我们换个地方看日落。

现在回想起来,那时候的大风也是一个难忘的回忆,我们在风中笑着自己怎么能够被风推着走,抱着双臂蜷缩着身体感叹着根河湿地的壮观,然后在寒冷中模糊了对根河湿地的印象,只记得天色已暗,晚霞还没明显,太阳还没下山,远眺下,有闪亮的河流环绕着一片一片的绿林,而口中不停说着“好冷”的我们踩着满是小碎石的山地,把根河湿地看了个全景之后就急匆匆地躲进了车里。

换了一个山头,刚好赶上日落,可惜这次出门我只带了一部松下相机,电池只有一块,所以每天大概拍到下午四五点就没电了,手机虽然用的是像素也很不错的索尼Z3,但是手机在拍摄暗景的时候还是会很不给力,所以一定要带足相机电源啊,切身之痛。

在草原看到的第一次日落。

平缓的,连绵的草原那一头呈现出金色的、橘红色的绚彩晚霞,落日散发出柔和的金色光芒。

人与车都被笼罩在其晚晖之中,染上了好看的金色。

李商隐有诗称:向晚意不适,驱车登古原.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站在山头看着落日与霞光渐渐隐没在草原那头,才能够深切地理解到他这一句“只是近黄昏”当中的无奈和惋惜,那么美的落日,还有那些绚丽的霞光,在霞光中静立仿佛不动的羊群,那大片大片被霞光染上金色的草原,还有追逐着落日与霞光的我们,都只存在于眼前,明日看到的落日必定不是今日看到的光景。

看完落日,又冷又饿的我们要做的当然是吃晚饭了,中午吃了手抓羊肉,晚上于是点了烤羊肉,由于大家都饿坏了,所以也没来得及好好给这一顿拍个照,不过相比起拍照,果然还是填饱肚子更要紧,至于烤羊肉的味道,比起中午的手抓羊肉腥臊味有点明显了,所以我只吃了一点就没有再吃它,可能口味这种东西还是要看个人吧。

回到宾馆,第一件事果然是要好好刷朋友圈,一大堆的照片,根本不知道要发些什么,于是一股脑地网上传,刷完图,倒头就睡,期待着第二天能够快点和可爱的驯鹿见面。

第二程·近距离下树林中的驯鹿

额尔古纳-根河风光-白桦林-敖鲁古雅鄂温克民族乡-莫尔道嘎镇-太平川

吃完早餐,准备出发啦!凉拌腌白菜,凉拌海带丝,还有玉米粥,黑米粥,凉拌青瓜,还有馒头,这几样在我们后面几天的早餐中也经常出现,看来是呼伦贝尔最普遍的早餐配置了,我感觉黑米粥挺好吃的,那些凉拌的腌菜都有点咸,每次早餐又都是自助形式,自己吃多少拿多少,每次我都拿多那个凉拌配菜,有点浪费了。

  从额尔古纳市出发,途径草原,然后我们就会慢慢进入森林了,所以今天的路程我们是从草原过渡到森林的景观。

  草原上的野罂粟花,我们和杨师傅开玩笑说这漫山遍野的野罂粟,可以制毒吗?杨师傅就笑了,要是能制毒你们来这里哪里还能看到它,不过虽然名称和罂粟只有一字之差,其实它并没毒,而且还有药用功效,镇咳功效非常好。所以去到草原看到这些野罂粟花的小伙伴不要再误会它了,据说野罂粟花在哈萨克文学中还是美和自由的化身呢。

  草原上的电视塔,真的就像是漫画中的场景一样。

  从草原离开之后,一条超美的河流就闯进了我们眼中。

  缓缓流淌的根河呈现出比天还要蓝的蔚蓝色,九头牛在河的对面——白色的砂岸上慢慢走动,对面似乎是一个沙洲,中间种着一片绿林,岸边还有被摆放得整整齐齐的白色枯枝,看来是有人在那边收拾柴火之类的东西。

  作为额尔古纳河最大的支流之一,根河发源于大兴安岭伊吉奇山西南侧,自东北向西南流经根河市、额尔古纳市和陈巴尔虎旗,于四卡北12公里处汇入额尔古纳河。

  而“根河”一词,与“根河市”名字一样,是蒙古语“葛根高勒”的谐音,意为“清澈透明的河”,它也的确如这个意思一样,清澈透明。

  虽然只是一小段,但是根河的这段风光却瞬间让我们惊艳不已。

  随着车子渐渐驶入林区,蜿蜒而流的根河也慢慢消失在了我们的视线内。

  天空超级蓝,与浓郁的绿色相映成趣。

  车子一路向前,我们在车内说笑哄闹,说起来其中还有一段趣事,因为在山路上的时候,右边的路栏上被装饰了一排排的彩色轮胎,而那时山路右边还可以看到河水清冽的根河,所以我就说了一句“如果有人落水了,可以把路边装饰的轮胎扔下去救命吧。”然后大家就大笑起来了,我才反应过来轮胎落了水是要沉下去的,然后关于我“傻”的形象就这样被固定了,可是那时候真的太有趣了,虽然窗外的风光很好,可是在一起玩的人能够一起开心,也是很重要的回忆啊。

  车子进入林区,遇到防火哨所,杨师傅下车去,估计是查验了防火证,然后继续往白桦林景区驶去。

  一路上几乎都是落叶松笔直挺拔的身姿以及夹杂其中的白桦树花白的树干,还没有到白桦林,杨师傅就告诉我们,在这里白桦林和落叶松基本算是共生的关系,关于这一点我起初不是很明白,后来回来之后查了一下相关的资料,猜测杨师傅说的大概涉及“倒木”,据资料显示,“倒木是森林生态以及养分供补、生物多样性庇护和其它生态功能的重要因素。倒木中含有的营养物质,以不同的速率逐渐分解释放,在林地上发挥着类似施肥的长效功能,对于提高林地生产力、森林的伐后恢复以及林分的天然更新,均具有重要意义。”

  所以也就是这两种树木生长在一起,对于各自的生长都有利。

  白桦树其实是俄罗斯的国树,是他们国家的民族精神象征,其树的象征意义是“生与死的考验”,一听就是战斗民族的强烈意象嘛。

  白桦林里也有不少的小花,在绿意盎然的树林中显得分外娇艳。

  看完了白桦林,我们来到根河市,路上遇到街边有卖樱桃的小摊,宋姐立刻下车买了一袋子回来。

  上车之后,宋姐立刻给我递了一颗过来,我伸手一接,感觉那樱桃就像是从冰箱里拿出来的一样,宋姐告诉我,车外实在是太冷了,所以连樱桃也被冻成这样了。

  后来下了车,我也的确感受到了根河市的低温,感觉就是从这里开始气温有了一个明显的降低。

  午饭,这一顿实在是太丰盛了。

  原本不敢抱以太大期待的香辣虾出乎意料的好吃。

还有土豆炖油豆角,杨师傅说这油豆角是东北人不管走到哪里都没办法忘记和舍弃的家乡味道,的确很好吃,比我们南方吃到的豆角口感更软更厚实。

干锅千页豆腐

干烧小黄花,酸酸甜甜的,出乎意料的好吃。

  吃饱喝足,继续往前走,下一站就是敖鲁古雅鄂温克民族乡了,在那里就可以看到我非常期待的驯鹿了。

  敖鲁古雅鄂温克民族乡是我国唯一的驯鹿之乡,也是呼伦贝尔境内唯一一处国家准许猎民用枪捕猎的地方,不过其实在我们去的地方已经没有猎民住了,毕竟早在2003年,政府就已经对猎民们实行了生态移民。

  在敖鲁古雅鄂温克民族乡对面,有很多造型古朴又现代化的建筑,就像是高级别墅一样,杨师傅告诉我们,那是政府分配给那些猎民的房子,我们都大吃一惊,那些房子实在是太美了,让人忍不住想进去看看,可是那里有门卫,我们的车要进去的话要买门票,实在让人有点摸不着头脑,要买门票的话,不就是把它们当做旅游景点了吗,可是没办法,我们也不想在这上面耗费太多时间,当然还是要到敖鲁古雅鄂温克民族乡看驯鹿比较符合我们的期望。

  在园区门口,就可以看到上面的两行大字——“根河敖鲁古雅”“中国最后的狩猎部落”。

  进入园区后,一群驯鹿或站或卧,被很多游客团团围住了。

  我看着那些驯鹿被困在人们的吵闹声中,感觉他们已经少了几分灵性,再加上人影交叠,场面实在是混乱,于是离开人群,往旁边的袍子园走过去,没想到在那里遇到了两只离群的驯鹿,自由自在的它们实在太吸引人了。

  驯鹿其实就是我们平时所说的“四不像”,角似鹿而非鹿,头似马而非马,蹄似牛而非牛,身似驴而非驴,因而俗称“四不像”。

  驯鹿无论雄雌都会有角,虽然不是圣诞老人童话故事中那只驯鹿“鲁道夫”,但是实际上它们善于穿越森林和沼泽地,是狩猎鄂温克猎人的主要生产和交通运输工具,所以成为了鄂温克人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珍贵经济动物,被誉为“林海之舟”的美称,是国家二类保护动物。

  据说,世界上只有北欧拉普兰人和中国北方鄂温克人驯养的驯鹿是真正意义上的驯鹿,但在中国现在已经基本没有野生的驯鹿了,在北方广阔的森林中,再也不会响起鄂温克人召唤驯鹿时敲响桦皮桶的声音了,看看被游客们追逐拍摄的驯鹿们,我们也就深切体会到了这一点。

  从敖鲁古雅鄂温克民族乡离开,我们要从莫尔道嘎镇经过,然后到达这天的住宿点——太平川。

  莫尔道嘎镇街景。

  其实莫尔道嘎镇是一个很有趣的城镇,因为它整体就是位于莫尔道嘎国家森林里面,当中的山清水秀自然是不明而喻。

  从莫尔道嘎镇到太平川,车子行走的路是一条“运材路”,杨师傅告诉我们,以前山里的木材都是靠着这条路才能顺利运出去,所以也算是山里的人们的致富路吧。

  不过虽然路况平整,但是烟尘滚滚,但凡有车子经过或是在我们行驶,扬起的尘土基本就妨碍了我们的大部分视野,不过车子在狭窄的路上行走,路边生长了很多叫做“稠李子”的树,这时候刚好是它们的花期,一树一树的白,看起来就像是一树树的樱花或梨花一样,特别美。

  大概在到达太平川十来分钟之前的路上,我们刚好在急流河桥上看到了这一天的日落,于是杨师傅立刻给我们停车,让我们在桥上好好地观赏了一番河流上的日落。

  这样的胜景,不管看多少次都不会腻啊。

  到达宾馆,实在是让人惊艳,整体全是木质结构,一进门就是满满的木头香气。

  一到房里,店主人就已经给我们开了暖气,实在是太体贴了。

  连晚饭也是满满的当地风味。

  正宗地道的小鸡炖蘑菇,蘑菇都是山里采摘的,在城市里一定吃不到的特别和新鲜。

还有从急流河里捕捞的鱼。

香脆的炸野菜——只在当季才有的柳蒿芽。

  饭桌上,我还被热情的老板娘教导啤酒要一口闷才爽快,这样尝起来的确是比慢慢喝少了些苦味,还有些喝碳酸饮料时的爽快,算是学到新技能了。

 晚上八点多的晚饭,十二点的烧烤,旅途中怎么能少得了一回两回疯狂,我们在莫尔道嘎镇买好了肉,然后借了主人家的厨房和工具烧烤啦!虽然冷到爆,但是当满是孜然和辣酱的牛肉串、羊肉串还有鸡翅等摆在我们面前的时候,我们哪里还顾得上冷不冷,即使在寒夜里眼皮打着架,我们作为吃货的坚强意志也是屹立不倒的。

  所以如果来这边想烧烤的话,可以提前在莫尔道嘎买好食物,然后到这边跟宾馆主人说一下,借个烧烤工具,就可以烧烤了。

 

 

 

第三程·在鹰嘴石旁边观望那片还没生长的麦田

月牙泡-老鹰嘴-临江-室韦-七卡-恩和

早上起床,拉开窗帘往外看了一眼,天色灰蒙蒙的,一眼看上去便是刚刚才飘过一场细雨,眼前的一切都有一股凉凉的湿意,但是这座小村庄的朴实与自然的气息却扑面而来。

“焚香煮茗,游焉息焉。当晨岚夕照,月户雨窗,或远眺,或凭栏,不知身世在尘寰矣。”似乎就应该是在这种小村中。

走到屋外,刚好前面的小路上有村民正赶着一群牛,经过寥寥几位正在闲聊的村民,经过破败的木屋农舍,慢悠悠地踱到我的眼前。

  虽然这个小村已经有了水泥地面,有了一片的太阳能现代设备,但是人们的生活却没有太大变化,这村中的山也还在,水也还清澈无比,路边的野花也渐渐肆意生长,栅栏中的牛舍依旧养着大批的奶牛,现代科技入驻这个原始自然的小村落而又没有破坏它。

  走在牛舍旁边,突然天又细细地下起了雨,正在给栅栏换新的村民们细声说着话,依旧继续手上的活儿,已经被更换的新栅栏在绿草地上和蒙蒙细雨中显得格外显眼。

  在村中小路的另一边,灰褐色的木桩交错成栏,简易的马槽、散乱的干草、低头咀嚼的马匹,在阴沉的天色下显得清新自然。

  

  从太平川出来,路上停车俯视大兴安岭的壮观,其中“兴安”是满语, 意思为小山(丘陵), 在蒙语里是“大石” 的意思。葱翠的一大片落叶松,到了秋天的话,那就是一片金黄红艳的颜色了。

路边还有长出嫩叶不久的落叶松,结出的松果就像小小的玫瑰花一样。

还有已经掉落在地的老松果,直接可以当干花了,太别致了。

月牙泡是一个湖水如月牙形状围着中间的小岛,岛上种着密密麻麻的绿树,湖水清澈,周边的树影倒映在其中,湖边还有白色的水鸟飞过,到了秋天,这里就会变成红色黄色的一片,一定更美。

在路边有一座山,爬上去的话视野会更加开阔,于是我就爬上去了,可是后来我才知道我爬上去那条路是很难走的,在右边其实还有一条坡度较缓的的小路,所以如果要爬上去的话,一定不要选那条笔直往上爬的小路,实在是太危险了。

山上的视野的确更加开阔。

离开月牙泡,往前走了一段路之后,我们再次遇上了哨所,哨所前边养着一群鸡,杨师傅跟我们说,这在本地叫做“溜达鸡”,感觉名字超有趣的。

沿着乡间的沙土路走,两边都是黑黝黝的大片土地,杨师傅告诉我们,这里面应该是种了油菜花,等到七月中旬,这里就会有大片大片的油菜花可以观赏了,说得我们超心动的,想象一下蓝天白云下那一望无际的金灿灿的油菜花盛开的盛况,那该有多美啊。

农田边一棵“特立独行”的稠李子树,满树的花。

  终于看到了传说中的老鹰嘴,其实就是一块在山腰中凸出来的石头,因为形状像老鹰嘴所以被赋予着这样的一个名字,因为如果要找到好角度拍它的话就要往陡度很大的草坡下走,所以还是要注意安全。

在老鹰嘴旁边还有一条河流,悬崖与河流,还有河边的一片树林,树林中探出头的白色花树,与远处的麦田组成了一副极美的田园画。

其实老鹰嘴附近的麦田还是《白鹿原》的取景地,但是可惜我们现在只能看到翠绿的小麦苗,如果是秋天来的话,那一定能够切身体验到那麦浪涌动的震撼美。

从老鹰嘴那里离开,我们往临江前去。

途径边防公路,铁丝网将我们和界河缓冲带隔开,风雨欲来,天色暗沉,牛羊在缓冲带里悠闲自得,对面就是俄罗斯了。

  登上临江南山,俯视壮观的额尔古纳河,可惜真的是天公不作美,我们刚到山上雨就刷刷地落下来了。但是这丝毫不影响额尔古纳河的壮美,额尔古纳河是黑龙江的右上源。额尔古纳河是蒙古语“捧呈、递献”的意思,有人发现,当海拉尔河从大兴安岭发源,流至呼伦贝大草原西部扎赉诺尔北阿巴该图附近时,突然转向朝东北流去,其形正好形成165度,犹如捧呈递献东西之状,所以从此改名叫做额尔古纳河了。

  额尔古纳河左岸是俄罗斯,右岸是额尔古纳市,该市是内蒙古纬度最高的地方。一水分两国,一月览两岸。

  在清康熙二十八年(1689年),额尔古纳河被确定为中俄界河,1927年,清廷沿河设置18座卡伦(哨所),其中14座在额尔古纳市,市府所在地为拉布大林镇。

可以看到界碑。

  临江的午饭时间。

  菜式也很丰富。

  而且还吃到了《舌尖上的中国》也曾经介绍过的华子鱼,华子鱼是淡水洄游鱼,春季溯河逆流而上,在河流里产卵,再回到湖里生长。正因为是逆流而上的鱼,所以肉质更加鲜美吧。

 

  路过室韦,室韦虽然不大,但是却是历史上蒙古族的发源地,而且还被CCTV评为中国魅力名镇之一,并且有中俄口岸。从室韦出发,途中经过九卡、八卡、七卡然后到达恩和是我们下午的主要行程,“九卡”“八卡”“七卡”这些地名都来源于边防哨所的边卡编号,而这一段路而的确都是沿着边防公路走。

 

  中俄额尔古纳河大舞台,我们去到的时候大门紧闭,但是据说这里是额尔古纳市政府打造的一个旅游品牌和文化业态,“以中俄界河--额尔古纳河为依托,以风光旖旎的额尔古纳河沿岸为天然舞台,以欧亚融合的人文景观和界河文化为主题,以交流、互动为主要方式,表演内容涵盖了欧洲经典的俄罗斯风情,地处东北亚底蕴深厚的蒙古、俄罗斯等中国北方少数民族文化元素。”总而言之就是一个欣赏中俄两国艺术表演的一个好地方。

  蔚蓝色的天空,云朵像是从草坡上升起来一样,而周边的小木屋实在太别致了。

 这两日一路上最让人印象的或许就是只要站在高处几乎都可以看到额尔古纳河这件事了,没走多久我们又可以从高处看到额尔古纳河了。

  又是大片的野罂粟。

  沿着干净整洁的公路驰骋,额尔古纳河就那么近地出现在了我们的眼前,这样比远远地看它更让人心情激动。

乍看之下,是不是还有点台湾苏花公路的即视感?

一水两岸,对面就是俄罗斯了,风光太美,我们实在舍不得离开这里。

  路上似乎最不缺的就是这些美丽的风景了,都说呼伦贝尔的好风光都在路上,事实也的确如此,这一片野罂粟超级美!处于中俄边界,这种花更突出了它的花语“神秘”了。

连旁边的公路也有种说不出的美感。

车子继续往恩和行驶。

  下午,天还没黑我们就已经到达恩和了。

  在景观上,恩和和临江、室韦三地都大同小异,主要是因为他们都是华俄后裔民族乡镇,主体民族都是俄罗斯族,三个地方都归额尔古纳市管辖,而恩和是我国唯一的俄罗斯民族乡。

  晚饭时光,果然玩足之后再大吃一顿最幸福了!

第四程·向右看去,可以看到俄罗斯的小村庄

边防公路-乌兰山-太极八卦图-五卡-黑山头

不知不觉就已经第四天了,这天我们的行程主要还是在边防公路上,沿着边防公路,经过乌兰山、太极八卦图和五卡,然后夜宿黑山头。

这中间的距离不大,但是一路风光旖旎,我们根本挪不动脚。

沿途风光还是那么好,远远地还可以看见俄罗斯那边的小村庄。

到达乌兰山,从山上往下看可以看到太极八卦图状的河流,这是额尔古纳河的一部分。

  “乌兰”一词在蒙语中代表着“红色”,也象征着“愉快、幸福、快乐、热情、温暖”等意思,而且还代表了蒙古族对火的崇拜,所以其实在内蒙古的地名里用得比较多。

乌兰山上好多羊。

  可爱的牧羊犬,可能是觉得我距离羊群有点近了,所以远远地跑过来挡在我和羊群之间,晃来晃去,尽忠职守的模样真的太可爱了。

 看上去还有点阿尔卑斯山脉下的感觉。

  漫山遍野的野花,这是其中一种叫做“火柴花”的。

  风实在太大了,河流绕成八卦的图案,然后向着远方伸展,“天人合一”也只有在这种景观下才会深有体会吧。

  说实话,虽然之前已经看过了大片的雏菊和野罂粟,但是乌兰山上的野花却是各种各样夹杂在一起的,更加有花海的感觉。

  乌兰山主要位于六卡的部分,从乌兰上上下来,我们朝着五卡的方向走。

  一路上都是电脑屏保。

  这一天,我们还尝试了路上野餐的“旅途浪漫”,每人一个梨,一个桃,一个蛋糕,一个法式面包和一个火腿,明明是很简单的食物,却因为大家聚在一起而变得有滋有味。

  吃完午餐,继续我们的旅程。

  风光无限好,草原与麦田。

  因为杨师傅说要带我们去感受一下黑山头的日落,所以我们就都先在宾馆里休息,WiFi也不错。

  六点多,我们出发去看黑山头日落了,途中经过一个哈萨尔广场,听杨师傅说,哈萨尔是成吉思汗的二弟,蒙古汗国时期,额尔古纳河流域被封为他的封地,其中黑山头有座古城,就是哈萨尔曾经的封地。

 到达山上,还有什么语言能够形容我们眼前看到的呢,厚厚的云层与远方的山头平行,红色的霞光从其中齐刷刷地照在山上,整一个天地似乎都由霞光连接起来了。

  由于云层较厚,我们一开始还担心会看不到日落,结果证明我们真是多虑了。

  “老牛粗了耕耘债,啮草坡头卧夕阳。”低处一群牛在霞光与暮色中低头不动。

  “江头落日照平沙。”一曲江水映出满江的霞色。

  看样子不仅是我们,还有别的游客也觉得这种景色不可错过。

  小伙伴小蒙也很喜欢眼前这些景色。

  恋恋不舍地回到黑山头镇,我们一行人说着要吃饺子,但是最后我们还是没有吃上,但是当地的手擀面真的很好吃,而且我们说每人一份,结果服务员捧上一个一个大盆,说是里面的分量是按每人一碗算的,其实是每人两碗不止,实在是太厚道的店家了。

第五程·胡列也吐湖边,牛马成群

胡列也吐湖-满洲里

早上起来,从窗户看出去,低矮的房子连成一片,颜色各异。

  因为这一天刚好是端午节,宾馆的早餐里还出现了粽子,不过里面是蜜枣馅的,作为一个长期吃惯了咸粽子的人,我最后还是舍弃了粽子。

从黑山头出来,可以看到路边都是一些供游客骑马玩乐的“牧民之家”或马场。

杨师傅告诉我们,在这一片骑马的话还是很有保障的,因为他们的马匹已经统一买了保险,所以如果游客如果真的因为骑马发生什么不幸的话,那也会有保险。

在车上,杨师傅告诉我们,在端午节这一天,蒙古族牧民们有一个要到草原里打水的习俗,所以我们于是也去凑了个热闹。

我们去到的地方是一个叫做“达石莫矿泉”的地方,这个矿泉看上去有些普通,水是从地下涌出来的,没有外来水源,而水的源头部分已经用红砖墙围了起来。

水质其实是很好的,用手碰一下,感觉撑不过三秒就要冻僵了,还有人将啤酒放在里面冷冻的。

因为很多当地的牧民以及周边城市的当地人都过来这里了,所以还有人在这里做起了生意,不过听说平时这里是没什么人的。

  车子刚开了没多久,我们就被拦下了。

  其实是一头母奶牛和一头小牛犊,走到公路上实在有点危险啊。

  但是画面太有爱了。

  我们小心翼翼地从他们身边经过,赶往胡列也吐湖。

  胡列也吐位于内蒙古呼伦贝尔境内,地处中俄边界,是中国人民解放军边防某部驻地。

我们朝着湖边驶去,有蒙獒立刻就跑过来了,旁边不远处住着牧民,看来是他们家里养的,但是它们似乎对我们并没有恶意。

  反倒是湖边的蚊虫,把我们吓了个半死,太多了,一下车就看到车身上黑压压的一片,我们戴上帽子戴上口罩才敢继续往前走。

  杨师傅说平时这里并没有这么多蚊虫的,可能是因为刚好前两天下了雨,所以它们才会这么猖獗。胡列也吐湖上的马群和混在其中的牛,水天几乎一色,看上去就像是一幅画,忍不住让人觉得心中突然就豪气万丈了,可惜我不是徐悲鸿,若我是徐悲鸿,一定要将它们画下来,然后好好地珍藏起来。

  湖边的土地原本是沼泽,踩上去软软的像要塌下去一样,所以要比较小心。

离开胡列也吐,一路上都是草原风光。

慢慢地我们要进入满洲里了,巨大的地标十分壮观。

  快要进入城区了,路边水草丰美。

  满洲里曾长期使用的名字叫做“霍洛金布拉格”,俄国人叫其“满洲利亚”,中国人则称“满洲里”。

  这里不仅风光秀丽,而且还有这浓厚的人文历史意义:是旧石器晚期“达赉诺尔人”(距今1.1万年)的故乡,近年考古进一步发现,旧石器之后的新石器、陶器、铜器和铁器时代,一直有人类生活在这片土地上,所以人们称这里为中华民族古人类的摇篮之一。有史记载的东胡、匈奴、鲜卑、契丹、突厥及蒙古等族群,都从这里兴盛和入主中原。自从1901年沙俄在中国境内修筑连接西伯利亚大铁路和乌苏里铁路的东清铁路(今滨州铁路),并定名此地“满洲站”之后,满洲里建成之日也随之开始。

  满洲里城区一个最显著的特点就是街上各种店铺诸多门面招牌都由是汉、蒙、俄、哈等文字同时出现组成的,有着与国内其他城市迥然不同的异国情调,而行走在街上,我们也的确能够随处看到欧美面孔。

  到酒店放下行李,我自己一个人到满洲里的街道上随便乱逛。

  独具特色的多国文字招牌随处可见。

  随处可见的外国面孔和黄色面孔混杂在一起,让人不免有些恍惚。

  由于街道上几乎都是标识着“俄罗斯纪念品”的店铺,我于是随便走进一家,一进去就看见了引人注意的俄罗斯套娃,问了一下,价格大概在45元一个左右,做工还不错。

  还有这种指甲剪之类的套装,单是盒子就已经美到不行了,价格大概是25元一个。

  当然,还有很多包装精美的俄罗斯巧克力,不过由于在车上的时候我就听杨师傅他们说起俄罗斯巧克力,而我对它们又没有太大兴趣,所以也就没问价格。

  价格都还好,牛肉干85块一斤,奶片的话,牧民自制的那种25元一包,分量也不算小。

  满洲里的街景,真的挺好看的一座城市。

  到了吃饭的时间,我们从街边经过,还可以看到俄式的木刻楞。

  木刻楞在之前几天也有看过,在临江的时候,杨师傅还给我们说了,木刻楞是主要是用木头和手斧刻出来的,有楞有角,非常规范和整齐,所以人们就叫它木刻楞房。修建木刻楞房的第一步是要打地基,地基都是石头的,而且要灌上水泥,比较结实。第二步就是盖,把粗一点的木头放在最低层。一层一层地叠垒,第二层压第一层。修建木刻楞房一般情况下不用铁钉,通常都用木楔,先把木头钻个窟窿,再用木楔加固。

  而且建木刻楞的传统方法是要垫苔藓。苔藓垫在中间,好处在不透风。冬天零下30℃到40℃,有了苔藓压在底下,等于是水泥夹在隔缝里一样,不透风,冬天非常暖和,而夏天又非常凉快。

  不过说到木刻楞的精品,其实基本都在满洲里了,主要是主要分布在了市南区的一、二街道和市北区天桥下的头道街和二道街。

  广场上还有整齐划一地跳着广场舞的大叔大妈。

  我们的晚餐,终于吃上饺子了,牛肉饺子、酸菜饺子还有白菜饺子,除了酸菜饺子味道有一点点怪之外其他的都很好吃。

  炸好的野菜团子,比想象中好吃很多。

  还有很健康的蓝莓汁,不过这种蓝莓汁似乎有原味和加糖之分,加糖的太甜了,结果根本喝不下去,太甜了,可能适合比较喜欢嗜甜口味的人。

  傍晚六七点,满洲里街上的灯渐渐开始亮起来了,整座城市都被笼罩在一片柔和的金黄灯光中。

经过套娃广场,在夜色中可以隐约看到其中两个巨大的套娃的轮廓,杨师傅告诉我们说,现在套娃广场正在打造一个更大的套娃,按照轮廓看来,现在快要完成的大套娃起码被原来那个大了一倍。

来到婚礼宫,婚礼宫美得让我们仿佛进入了童话故事一般,哥特式式的建筑风格在灯光中显得更为典雅,而且在旁边还可以俯视满洲里夜景。

第六程·离去前的草原风光

满洲里-猛犸公园-呼和诺尔-海拉尔

  早上起来之后,吃完早餐,我们先去了满洲里的猛犸公园,1984年在满洲里的扎赉诺尔矿区挖出了高4.7米,长9米的松花江猛犸象化石,其存在时间长达3.3万多年,所以猛犸象也算是满洲里一个代表形象了。

猛犸公园外围摆放着很多的套娃雕塑。

  进入猛犸公园,一栋俄式的建筑映入眼帘,百花围绕下,仿佛就像是一座宫殿。

  还有摩天轮。

  猛犸公园以扎赉诺尔“猛犸故乡”文化为主题,2013年被全国旅游景区质量等级评定会员会,授予国家AAAA级景区,2013年荣获上海大世界基尼斯总部"规模最大的猛犸雕塑群”,2014年列入内蒙古“重点公园”,是集观光休闲、运动娱乐、民俗文化展示。

  从猛犸公园离开,我们途径呼和诺尔回到海拉尔,这意味着我们的旅程在今天就要画上句号了,一路上我们都恋恋不舍,路上的风光一如往常的美好,却多了几分离别前的感伤。

  大片的蒲公英和马莲花,还有川流不息。

 呼和诺尔与金帐汗蒙古部落并称陈巴尔虎旗的两个王牌景点,都处于海拉尔通往满洲里的301国道旁。在蒙古语中,“呼和”是青色之意,“诺尔”即湖泊,“青色之湖”即是呼和诺尔最好的写照。

  呼和诺尔湖水由莫日格勒河从东北方向涌入,南流后注入海拉尔河。

  一切都和我们前几日的起点相关,但是这却是离别前的景色,真的太舍不得了。

  回到海拉尔,我们一起吃了一顿超级美味的烤肉,然后彼此道别。

  晚上七点五十多分的火车,从海拉尔到哈尔滨,然后从哈尔滨到广州,六天的旅途让我见识到了呼伦贝尔的美,也认识了幽默风趣的杨师傅和博学多才的宋姐他们,更让我有了以后秋天、冬天也要过来的想法。

住宿

旅行最重要的除了路上的风光和人文,也要休息,这次我们在呼伦贝尔六天的行程中的全部住宿都由大晴天旅行网为我们安排,一方面减少了我们挑选酒店宾馆的麻烦,另一方面各种条件也更有保障。

很多人去到呼伦贝尔想体验一下蒙古包,但是夏天蚊虫很多,而且蒙古包的硬件条件与普通酒店宾馆相比还是有挺大的差距,所以如果爱干净又怕蚊虫的话,还是推荐普通酒店宾馆。

我们此行的住宿点都非常好,电视、热水、电水壶等配置齐全,但是有一点需要吐槽一下,在呼伦贝尔的酒店宾馆每个房间基本都只配有每人两个到三个衣架,所以建议自备几个便携的可折叠衣架,在淘宝有卖,价格也很便宜。

第一天,额尔古纳住宿点。

第二天太平川住宿点。

第三天,恩和住宿点。

第四天,黑山头住宿点。

第五天,满洲里住宿点。

呼伦贝尔,希望再次见到你

到了七月,呼伦贝尔会有铺天盖地的油菜花,到了八月,会有金黄的麦浪,到了九月,麦秆会被卷成一团一团错落有致地摆放在田野中,到了十月,金黄的落叶会铺成地毯,雪开始落下来,到了十一月,天地渐成一色,到了十二月,冰湖上万里无垠......呼伦贝尔的美,随时节变化而不同,但是却永远能呈现出最美的景色来。

世界那么大,期望永远在路上。

实用攻略

  这次出行,大晴天旅行网为我们安排的部分,也就是正式六天游玩的部分,总价花费为3000元,其中包括了越野车、住宿、司机兼向导费用、保险费用以及行程当天接送机。

 此外,由于从广州到海拉尔的来回费用以及餐饮费用是不包含在内的,从广州飞哈尔滨机票1128元,哈尔滨到海拉尔火车卧铺184元,从海拉尔到哈尔滨火车卧铺178元,从哈尔滨回广州机票1280元,所以我们广州来回海拉尔的总的交通费用为2822元,再加上六天正式行程中每日平均饮食消费100元,合计600元,以及在海拉尔住宿一晚180元,所以不算其他零碎的花销,此行一共用了6600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