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0-2632-6763

水族语言
水族语言

一:水语简介

水语(Sui language)是我国水族使用的语言,主要分布在贵州省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的三都水族自治县,此外本省的都匀、荔波、独山、榕江以及广西的南丹、大苗山等县也有少量分布。有28万左右人使用,属汉藏语系侗台语族侗水语支。内部比较一致,可分为3个土语,彼此可以通话。

水语有71个声母,其中包括14个前喉塞声母、18个腭化辅音声母和9个圆唇化辅音声母。鼻音分请浊两套,有一套小舌音声母。有55个韵母,其中包括7个单元音,8个复元音,40个带辅音韵尾的韵母,有鼻音和塞音韵尾各3个。有10个声调,其中包括6个舒声调和4个促声调,促声调中包括2个长调和两个短调。

词汇以单音节词为主,多音节的单纯词比较少。构词的主要方式以复合为主,加词缀的派生词比较少。借词主要来源于汉语。

虚词和语序是表达语法意义的主要方式,句子有主语、谓语、宾语、定语、补语、状语6种成分。主语在谓语之前,谓语在宾语或补语之前,除数量词做定语在中心词前以外,其他定语一般都在中心词后。状语在谓语之前。

二:语音特点
水语是本语族诸语言中声母最复杂的一个语言。①三洞土语多数地点声母都在70个左右。清塞音声母有不送气和送气的两套,如 p、t、k,ph、th、kh等;有小舌音q、qh;浊塞音有带轻微鼻冠音和带前置喉塞音的两套:mb、nd,妱b、妱d;鼻音有单纯的、清化的和带前置喉塞音的3套:m、n、怱、嬜,怰、恄、恅、恵,妱m、妱n,妱怱、妱嬜;擦音分清浊,如f、v,s、z等;有带前置喉塞音的妱j、妱w、妱γ,还有相当数量的腭化声母和唇化声母,如 pj、tj、1j,tw、堭w、kw 等。三洞土语有71个声母,阳安土语、潘洞土语声母有不同程度的简化,但是各地对应关系比较整齐。

②韵母由单元音(长元音)或带韵尾的长短元音构成。 有i、u、e、o、媅、a、徲7个元音。徲只出现在汉语新借词里。元音a分长短,媅是短元音。有的地方a、i、u、o 都分长短。 有-i、-u、-m、-n、-嬜、-p、-t、-k8个韵尾。短元音只能在韵尾前出现。 三洞土语有韵母55个。阳安土语有韵母76个。

③有6个舒声调,两个促声调。8个调分别与汉语平、上、去、入各分阴阳的调类一致。早期汉语借词的读音和中古汉字读音对应;现代汉语借词则与三都一带的西南官话读音相同,入声自成一调,共有5个声调。

三:语法特点

 ①以虚词和词序为主要语法手段。

②名词前可加相应的量词表示类别,如ai33(位)z媅n24(人)“人”,ni53(棵)mai53(树)“树”。ni53又是指女人的量词,如ni53sui33 “水族妇女”。

③代词可修饰前面的量词或名词,如果是人称代词修饰量词,则必须加助词to31(的),如堭au55(双)堭a35(那)“那双”,le24(书)ju31(我)“我的书”,la∶k43(件)to31(的)怱a31(你)“你的那件(衣服)”。

④数词“一”有ti33、to31、la∶u33、妱j媅t55四个形式,“二”有γa31、怱i55两个形式,用法不同。复合数词和序数词用妱j媅t55、怱i55,如怱i55sup43怱i55“二十二”,ti55妱j媅t55“第一”。

⑤名词的修饰语除量词或数量词组在名词前外,其他修饰语(词或词组)一般在后。如kai35(蛋)qa∶i35(鸡)“鸡蛋”,pu53(父)man24(他)“他的父亲”,van24(日)ti55ha∶m24(第三)“第三天”;ti33(一)sum35(撮)dwa24(盐)“一撮盐”,la∶k43(件)妱duk55(衣)pi31(皮)ju31(我)堭a35(那)“我的那件皮衣”。

⑥副词修饰形容词、动词时,有的在前,有的在后,因不同副词而异;也可同时用两个副词,一前一后。如na嬜55(很)kuη31(多)“很多”,妱da∶i24(好)嶃u33(真正)“真正好”,也可以说na嬜55妱da∶i24嶃u33。

⑦主语在谓语前,宾语在谓语动词后,补语在宾语后。如:la∶k43ti33 (小孩)怱u35(伸)mja24(手)taη24(来)、“小孩伸出手来”。

四:词汇特点

水族有本民族的语言文字及天文历法

①单音词多。如某些地名除汉语名称外,还有一个单音节的水语名称。如thek35“榕江”,pjo31“恒丰”,mui55“九阡”等。

②固有词中除有少数双音单纯词外,合成词的构词方式有两种:一种是由两三个词根构成的复合词;另一种是前加成分(如so24“初”、ti55“第”、la∶k43“子”、tak43“公”、ni55“母”、tu33“相”)加词根,如ti55妱j媅t55“第一”,或词根加后加成分构成的派生词,如va∶η24va∶u24“高高的”。

③有本民族固有词和借词并存并用的现象。近年来大量吸收进来的新借词,除少数半译半借〔如tu33(相)堭媅n33(争)“相争”〕和类名加专名,或全借加译注的名词〔如tam31(鼓)ja∶u33(腰)ku55(鼓)“腰鼓”〕外,大多是音译词,如s徲怱en24thjen53“试验田”。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水族巫师有一种用于宗教迷信活动(占卜、择日、召神、看风水)的符号,叫做le24sui33“水书”。有象形字、会意字和采用汉字或改变汉字笔画写法采取倒写、反写等形式,又称“反书”。有些字有若干重文别体,不少字又多音多义,形同义异。据统计约有300多字。 这种符号广大水族人民都不认识,算不得水族文字。长期以来,水族地区使用汉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