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少数民族
云南是中国少数民族的聚居地,中国56个民族中,云南就有52个,裕固族、东乡族、珞巴族、赫哲族是云南没有的4个民族,其中彝、白、哈尼、傣族、傈僳、拉祜、佤、纳西、景颇、布朗、普米、阿昌、怒族、基诺、德昂、独龙16个民族为云南省的世居民族。各民族共同生活在这片红土地上,世代繁衍生息,他们拥有不同语言文字、历史文化、宗教信仰、风俗习惯,丰富多彩的少数民族风情,热情洋溢的民族歌舞,美丽漂亮的民族服饰都让这片土地更具魅力。
云南少数民族分布呈大杂居、小聚居的特点。滇东北主要分布着彝族,滇东和滇东南主要为苗族,傈僳、佤、怒、布朗、独龙、哈尼、 傣等族主要分布在滇西、滇南、滇西北地区。另外,各民族居住地也呈立体分布。如白族、壮族、 回族、纳西等多居于平坝,傣族、阿昌居于低热河谷,彝、瑶、哈尼、拉祜、景颇、佤、布朗、德昂等多居于半山区或边远山区,苗族多居于高寒山区,藏族和普米多居于高原,傈僳、怒和独龙居住在怒江、独龙江两侧的山区。
民族节庆
云南有着丰富多彩的少数名族节庆,庆祝方式和风俗习惯也都不同,著名的要数泼水节、三月街、火把节等。到了云南,如果真好赶上那些有趣的节日,千万不要错过。
云南部分少数民族节日一览表(参考) |
|||||
少数民族 |
节日 |
举办时间 |
举办地点 |
主要活动内容 |
备注说明 |
傣族 |
巡田坝 |
正月十三日(农历) |
当地傣族村寨 |
迎春歌集会,群众巡游 |
迎春歌集会节日 |
泼水节 |
4月13-15日(阳历) |
德宏、版纳傣族聚集区 |
赛龙舟、活动、歌舞 |
又名“浴佛节”,人们互相泼水,表达祝福。 |
|
窝巴节 |
三月初七(农历) |
楚雄市大姚湾碧 |
祭鱼神、泼水、歌舞、土产交易 |
祈求渔业和水稻丰收的节日 |
|
对歌节 |
五月初五(农历) |
马街乡乌湾村那丙大龙潭 |
对歌比赛 |
男女青年交友的好机会 |
|
隆示 |
2月左右(农历) |
各傣族村寨 |
祭祀树神、对山歌、找伴侣 |
祭树神,具体时间由各村寨定 |
|
开门节 |
12月15日(傣历) |
德宏、版纳傣族聚集区 |
放高升、歌舞 |
传统宗教节日 |
|
叫谷魂 |
十月末最后一个属龙日(农历) |
德宏、版纳傣族聚集区 |
秕谷祭祀、撒谷种 |
敬祈丰收的一种祭祀活动 |
|
关门节 |
傣历9月15日(农历七月中旬),历时3个月 |
德宏、版纳傣族聚集区 |
禁止恋爱、嫁娶等活动 |
傣族,布朗族,德昂族和部分佤族的节日 |
|
苗族 |
花山节 |
正月初三(农历) |
云南东南部苗族地区 |
爬花杆、芦笙、歌舞 |
各地节期不一,通常在农历正月初一到十五间举行 |
彝族 |
插花/打歌节 |
二月初八(农历) |
大姚县昙华山 |
插花、对歌 |
祈福、感谢、纪念的节日 |
赛衣节 |
3月28日(农历) |
云南东部、中巴、楚雄等地的彝族地区 |
歌舞、鲜艳服饰 |
|
|
火把节 |
6月24-25日(农历) |
石林、楚雄、大理等地区 |
耍火把、摔交、斗牛、歌舞表演 |
彝族、白族、纳西族、基诺族、拉祜族等族的传统节日 |
|
虎节 |
正月初八-正月十五日(农历) |
云南双柏县小麦地冲一代的彝族 |
祭拜土主、跳虎笙、虎舞 |
|
|
白族 |
三月街 |
3月14-16日(农历) |
大理城西点苍山脚下 |
物资交流、赛马、歌舞表演 |
又名“观音市”,是一个盛大的物资交流会 |
绕三灵 |
3月14-17日(农历) |
第1天在大理古城崇圣寺,第2天在喜洲庆洞,第3天在海边 |
祭祀、栽秧 |
三灵指"神都"圣源寺,"仙都"金圭寺,"佛都"崇圣寺,是大理白族的传统节日 |
|
本主会 |
各村寨时间不同 |
云南各白族村寨 |
祭祀、歌舞、洞经音乐 |
|
|
石宝山歌会 |
7月27-29日(农历) |
石宝山的石钟寺、宝相寺、海云居、金顶寺等处 |
庙会、对歌 |
|
|
耍海会 |
上关、喜洲一带始于农历7月23日,大理、下关一带始于农历八月初八 |
大理才村洱海之畔 |
赛龙舟 |
|
|
傈僳族 |
刀杆节 |
二月初八(农历) |
云南轮马山一带 |
爬刀杆、下火海、丢包、歌舞 |
传说是傈僳族人用来操练武功的日子 |
澡堂会 |
正月初二(农历) |
各傈僳族村寨 |
温泉沐浴、赛歌 |
|
|
纳西族 |
米拉会/棒棒会 |
正月十五(农历) |
古城四方街和一些市场 |
野炊、赛马、歌舞、农具交易 |
农具交易集会 |
赛歌会 |
二月初八(农历) |
中甸三坝乡白水台附近 |
对歌、祭祀 |
中甸三坝纳西族祭祀东巴教鼻的节日 |
|
三多节 |
二月初八(农历) |
玉龙山麓的三多庙 |
庙会、祭祀 |
纳西族祭祀本民族最大保护神"三多神"的节日 |
|
祭天 |
农历正月和七月分别举行大祭(春祭)、小祭(秋季) |
丽江、中甸等地纳西族村寨附近 |
祭祀 |
|
|
普米族 |
转山会 |
七月十五日(农历) |
兰坪、宁蒗县普米族地区 |
祭祀、转山 |
祭山神的隆重节日 |
回族 |
开斋节 |
10月1日(伊斯兰教历,30天) |
当地回族人家 |
每日从拂晓前至日落,禁止饮食和房事等 |
伊斯兰教三大节日之一 |
古尔邦节 |
12月10日(伊斯兰教历,一般在开斋节过后70天举行) |
当地回族人家 |
宰牲典礼、参加活动 |
伊斯兰教三大节日之一 |
|
哈尼族 |
昂玛突节(长街宴) |
农历二月属龙日 |
哈尼族各村寨,以哈播村最为著名 |
祭祀、歌舞、摆街宴 |
祭护寨神、拜龙求雨的节日 |
苦扎扎(六月年节) |
农历六月的第一个属虎日(持续3-5天) |
哈尼族各村寨 |
打秋千、摔交、歌舞 |
六月年有娱乐和预祝“五谷丰登”的意思 |
|
姑娘街/仰阿娜 |
黄饭节后隔三轮的第一个申猴日 |
红河县大羊街乡最高的孟者轰都大山的丫口上 |
祭祀、登山 |
羊街、浪堤、车古三个乡的奕车青年男女的恋爱盛会 |
|
拉祜族 |
库扎节(年节) |
三月底或四月初(傣历,4-5天) |
云南省崇山区拉祜族 |
象脚鼓舞、对歌 |
拉祜族新年 |
葫芦节 |
10月15日(农历) |
澜沧县拉祜族 |
篝火、歌舞、吹葫芦笙 |
期间还有荡秋千、背水、打陀螺、射弩比赛等活动 |
|
祭太阳神 |
立夏日 |
澜沧县拉祜族太阳神庙 |
祭祀、歌舞 |
|
|
佤族 |
木鼓节 |
4月10-12日 |
临沧县佤族村寨 |
拉木鼓、跳木鼓、祭木鼓 |
|
布朗族 |
冈永节/祭竹鼠节 |
傣历4月或傣历9月时举行 |
勐海县布朗山布朗族乡老曼峨、新曼峨一带 |
祭祀、歌舞 |
|
独龙族 |
卡雀哇 |
一般在农历腊月底或次年正月初举行 |
怒江贡山独龙族自治县西部独龙江流域的所有独龙族村寨 |
祭祀、歌舞 |
独龙族的新年 |
景颇族 |
目脑纵歌 |
正月十五(农历,4-5天) |
德宏州陇川县 |
祭祀、歌舞 |
|
怒族 |
年节 |
正月 |
怒族村寨 |
射箭、摔跤、打秋千、舞蹈 |
怒族新年 |
鲜花节/仙女节 |
三月十五日(农历) |
贡山独龙族怒族自治县 |
采集鲜花、歌舞 |
|
|
阿昌族 |
会街 |
九月初十(农历,3天) |
德宏阿昌族村寨 |
耍白象、跳象脚鼓舞 |
是迎接佛祖返回人间的日子 |
藏族 |
赛马节 |
五月初五(农历) |
香格里拉藏族地区 |
赛马、歌舞 |
|
登巴节 |
7月15日(农历) |
尼汝藏族 |
祭祀山神、赛马、打靶、斗牛、跳锅庄舞 |
|
|
跳神节 |
12月26-29日(藏历) |
香格里拉噶丹•松赞林寺 |
祭祀、跳神 |
|
|
基诺族 |
特懋克节 |
2月6日-8日(阳历) |
西双版纳基诺山寨 |
剽牛、歌舞 |
|
瑶族 |
盘王节 |
10月16日(阳历) |
各瑶族村寨 |
敲铜鼓、唱盘王歌、跳盘王舞 |
|
干巴节 |
三月初三(农历) |
云南河口瑶族自治县 |
狩猎、烤干巴、篝火、歌舞 |
|
|
倒稿节 |
10月16日(农历) |
瑶族地区 |
斗牛、唱丰收歌、吃倒稿饭 |
|
|
达努节 |
5月20日(农历) |
马山、都安、巴马、平果、隆安等地 |
吃团圆饭、歌舞 |
|
|
掌肉待客节 |
5月29日(农历) |
瑶族地区 |
掌肉待客 |
瑶族纪念始母密洛院的节日 |
|
赶鸟节 |
二月初一(农历) |
瑶族地区 |
唱情歌、猜字谜 |
青年男女互递情谊的节日 |
|
壮族 |
陇端节 |
3月25-28日(农历) |
文山州富宁县壮族地区 |
歌舞、杂耍、演壮剧 |
壮族传统的情人节 |
六郎节 |
六月初六(农历) |
壮族地区 |
抢花炮、赛马、染五色饭 |
|
|
布依族 |
跳月 |
每年初春或暮春时月明之夜 |
布依族地区 |
未婚青年男女集会,歌舞 |
也是苗、彝等族人民的一种风俗 |
三月三 |
三月初三(农历) |
布依族地区 |
聚餐、对山歌、祭祀 |
|
|
六月六 |
六月初六(农历) |
布依族地区 |
祭祀、聚餐、丢花包 |
|
|
跳花节 |
正月初一至二十一(农历) |
布依族地区 |
跳舞、唱歌、演布依戏 |
|
|
水族 |
端节 |
八月下旬至十月上旬(农历) |
富源、彝良等县的水族地区 |
跳舞、唱歌 |
|
满族 |
颁金节 |
10月13日(农历) |
云南省境内的满族地区 |
歌舞表演、特色小吃 |
|
蒙古族 |
鲁班节 |
四月初二(农历) |
玉溪通海县兴蒙蒙古族乡等地 |
巡游、耍龙灯、划彩船、跳蚌壳舞 |
|
德昂族 |
泼水节/采花节 |
清明节后7天 |
德宏州一带的德昂族地区 |
采花、泼水、浴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