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0-2632-6763

一代天骄——成吉思汗
一代天骄——成吉思汗

    1162年,在蒙古斡难河畔名垂百世的帖里温孛勒塔黑地方,在一顶被风雪吹拂着的蒙古包里,有个婴儿呱呱落地。这个男婴儿右手握着血块,"眼神如火,容颜生光"。按当时的蒙古谚语,这是吉祥的象征。然而,究竟有谁曾经预料到这个婴儿就是后来以成吉思汗的威名,在中世纪担负了世界大征服者的命运了呢?神是返复无常的。在荒凉的北亚细亚草原的一个角落,生下了震撼全球,改变历史进程的英雄。
    孛儿只斤•铁木真,蒙古帝国可汗,汗号“成吉思汗”。十二世纪中叶出生在蒙古草原的一个没落的贵族家庭,早年丧父。他和寡母以及兄弟、妹妹过着一贫如洗的艰难生活。在他贤良智慧而勇敢的母亲诃额伦夫人的教养下成长。他是世界史上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也是古今著名的历史人物。1271年元朝建立后,忽必烈追尊成吉思汗为元朝皇帝,庙号太祖,谥号法天启运圣武皇帝。在位期间多次发动对外征服战争,征服地域西达西亚、中欧的黑海海滨。
    毛泽东将成吉思汗称为“一代天骄”,将他与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帝王秦皇汉武、唐宗宋祖相提并论;东方战神——世界历史上最伟大的军事统帅成吉思汗及其继承者,不仅组建了一支当时天下无敌的强大骑兵,出色地解决了军队给养、后勤供应,还创造性地运用了一系列符合骑兵作战特点的战略战术,取得了一个又一个胜利。
    由于成吉思汗儿时失去父亲,由母亲携带生活在树林里,靠母亲一个人打猎,采集来生活,练就了他刚强的性格。
    成吉思汗立国后,势力益盛,实行千户制,建立护卫军。开始对外发动大规模征服战争。经二十余年与西夏的战争,屡创西夏军主力,迫西夏国王乞降,除金朝西北屏障以顺利南下攻金。六年,亲率大军伐金,开始了为时 24年的蒙金战争。首战乌沙堡(今河北张北西北)获捷;再战野狐岭(今河北万全西北)、会河堡(今怀安东南),歼灭金军大量精锐;又战怀来(今属河北)、缙山(今北京延庆),大败金军十余万;重创金军于东京(今辽宁辽阳)、西京(今山西大同)、居庸关等地。后不断改变战法,分兵三路攻掠中原腹地及辽西地区。在通信联络上创建“箭速传骑”,日速数百里,军令传递和军队调遣速度增快。善于发挥骑兵之长,有“蒙古旋风”之称。他实行开明的宗教政策,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被征服者的反抗,对蒙古贵族的得天下和治天下发挥过不小的作用。
他曾说过:拼杀冲锋的时候,要像雄鹰一样;高兴的时候,要像三岁牛犊一般欢快;在明亮的白昼,要深沉细心;在黑暗的夜里,要有坚强的忍耐力。
    当时,蒙古各部族之间,正进行无休止的部族战争。人民倍受战争的苦楚,渴望和平、统一。时势造英雄,铁木真就是在这样的社会和家庭环境中生活、成长的, 他立志要改变这种局面。后来,次第削平群雄,果然统一了蒙古各部族,停止了内战,实现了和平,人民得以安生。在他的旨意下创制了蒙古文字,发展了文化,颁布了法律"大札萨"。成吉思汗非常练达,知人善任,不问出身,不记前仇,量才录用。他特别重视有技能的工匠。他对各种宗教一视同仁。
    1227年六十六岁的成吉思汗病死在六盘山。他葬于今天蒙古国境内的肯特山起撵谷。他的陵墓坐落在内蒙古鄂尔多斯草原中部的鄂尔多斯市伊金霍洛旗甘德利草原上,蓝天绿草之间,三座蒙古包式的大殿肃然伫立,明黄的墙壁、朱红的门窗、辉煌夺目的金黄琉璃宝顶,使这座帝陵显得格外庄严。陵园占地面积5万多平方米,主体建筑由三座蒙古包式的大殿和与之相连的廊房组成。陵园分作正殿、寝宫、东殿、西殿、东廊、西廊六个部分。整个陵园的造型犹如展翅欲飞的雄鹰,极富浓厚的蒙古民族艺术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