灸疗是用灸草炷或灸草条在体表一定的穴位上烧灼、熏熨的治病防病的一种疗法。灸疗有温通经脉,调和气血,调理体素,增强抵抗力,以防治疾病的功能。蒙医应用灸疗历史悠久,如在《四部医典·总则本》第六章外治段里有"蒙古灸"的记载;又如在中医古代医书《素问·异法方宜论》也有:"……其治宜变,故灸炳者,亦从北方来"的记载。说明灸炳疗法可能是北方蒙古族常用的治病方法。如今,在内蒙古自治区内外闻名的灸疗名医赤峰市阿鲁科尔沁旗的图旺扎布、乌兰察布盟的罗布桑沙德拉布等,不但擅长于灸烟疗法,且有所创造和发展。
灸疗的适应症为消化不良、胃火衰败、浮肿、水肿、痞病、寒性希拉性头病、关节黄水病、疗痈、炭疽、虚热病、癫狂、健忘症、新旧疮疡、妇女赫依病和血病、赫依性腰关节抠楼、一切脉病,以及热病后的多数疾病,皆可用灸法施治。总之,凡是巴达干、赫依所转化之一切寒性疾病,尤其是脉病、黄水病等,均适用灸法治疗,效果显著。
灸疗的禁忌症为凡属于希拉性热症、血症、五官疾病、男女生育脉道疾病等,皆禁忌火炙施治。
灸疗之种类
蒙医常用灸疗为蒙古灸、白山蓟灸、西河柳灸、温针灸、火把灸等。
蒙古灸
将小茴香与黄油搅拌后,放进铁锅里用温火加温,其色变黄后取出,用白净的羊毛毡包裹,置于应灸部温熨;或将一小块白净的羊毛毡,浸泡于黄油内煮开后取出敷于应灸部。
白山蓟灸
目前广泛应用的一种灸法。白山蓟易于点燃,其火温柔而持久,灰烬不散。具有改善气血运行,祛除巴达干、赫依之邪、燥黄水之作用,是较理想的灸料,此草内蒙各地均产。如无此草,可以艾绒代替。
此灸疗适用于疗痈、痞块、脉病、巴达干性病、黄水病、赫依性心病、尿闭、水肿等疾病。白山蓟灸又分直接灸和间接灸两种。直接炙是将灸蛀直接放在皮肤上施灸;间接灸不是把灸炷直接放在皮肤上,而是隔姜灸或隔蒜灸。
西河柳灸:此法主要适用于胃癌、食道癌等疑难危重疾病。
温针灸
温针灸是与针刺和白山蓟灸结合使用的一种灸疗。适用于施灸不达深度或既需要留针又必须施灸的疾病。
火把灸
将棉花揉成圆球状,大小根据施术部位的面积而定,把棉球蘸于芝麻油点燃后,直接置于病痛部位。当患者感觉灼痛时,换棉球再灸,以局部皮肤红晕为度。
灸法
灸法是根据烫热刺激的强弱度来分为如下四种灸法,即深灸法、烧灸法、烤灸法和微灸法。
1.深灸法:以灸炷在选定之穴位上,每次连灸二十壮以上。主要适用于痈疽、痞瘤等较重而难治的病症。
2.烧灸法:每次灸十五壮左右。本法主要适用于灰色巴达干病、黄水病、心脏赫依病等较严重的病症。
3.烤灸法:每次灸五一七壮。本法主要适用于赫依病、虫病、脉病、水肿等病症。
4.微灸法:炙炷豌豆大者一枚灸,放炙时不至烧燎皮肤、略感惊痛时即移去。本法主要适用婴幼儿患者。